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世界人口日:独生子女夫妇怎样看待“生二胎”

2008-07-11 17:28: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今天是世界人口日。我们再一次将目光聚焦在有着“独生子女”这一特殊时代烙印的80后身上。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同时,国家规定独生子女夫妇可以生育二胎。如今,这些当年的“独生子女”,纷纷进入了生育年龄。

  专家估计,未来五年,独生子女夫妇生育二胎将进入快速递增期。

  生还是不生,

  这是个问题

  生还是不生,这对胡维和钱娟来说真是个问题。

  与同龄人相比,胡维和钱娟算是“早婚一族”。作为大学同班同学,2003年他们大学一毕业就举行了婚礼,次年,他们的女儿佳佳出世。同学们都说,他俩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完成了婚姻大事。

  如今,佳佳5岁了。他们却在新一轮的领跑前停住了脚步。

  还在两人谈恋爱的时候,他们就计划生育两个孩子。因为从小都是在玩具的陪伴下长大,所以他们特别希望通过生两个孩子来解开自己孤独童年的那个心结。

  然而,在选择生育第二胎的门槛前,他们却突然有些进退维谷。

  强烈主张生二胎的是双方的老人。不知道是不是老人还想抱孙子的缘故,在鼓励他们继续生第二胎的问题上,双方老人表现出高度的一致,他们信誓旦旦会全力帮助抚养孩子,并且胡维的母亲还拿出10万元钱作为“特别奖金”。可尽管如此,钱娟却一再声称自己绝不想生第二胎。佳佳从小体弱多病,为了照顾孩子,钱娟放弃了原来更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如今孩子大了,她正考虑重新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胡维则是摇摆不定的中间派。他在思想上倾向于生二胎,但真要跨出那一步,又有几分犹豫。最让他轻松不起来的是经济压力,在他的“家庭小账本”上,记录着全家上个月的收入和开销:夫妻两人的工资、奖金等全部加起来一共7880元,而固定支出就有7000多元。其中,房子还贷2500元、孩子入园费1500元、交通费1000多元、生活费2000元左右。如果再添一个孩子,说不定就会出现“财政赤字”,这是胡维最担心的。

  胡维和钱娟的生育难题,正是整个80后的缩影。

  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7年曾对4800名20~30岁的成年独生子女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成年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正在提高,半数(50.1%)的受访者表示想“生二胎”。

  但是,生育意愿提升了,生孩子的脚步是否加快了呢?专家调研发现,80后的生育意愿还存在着一定的实现障碍,而对于城市居民来说,这种障碍表现得更为突出。

  生第二胎,

  究竟要多少成本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影响独生子女夫妇生育行为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原因。也就是说,因为养育孩子的成本过高,使大多数80后对生育二胎望而却步。

  那么,究竟挣多少钱,才能保证两个孩子的幸福生活呢?

  几年前,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徐安琪研究员发表过一个有关抚养孩子的经济成本的报告。在报告中,她根据2003年的物价水平,核算出上海市徐汇区的一位家长把孩子从出生抚养到30岁,共需在孩子身上投入49万元。按照这个标准,生育两个孩子就意味着要投入49万元的两倍,也就是98万元。

  在采访中,多数80后对生育孩子的经济成本有着较为理性的思考。

  在大学担任讲师的刘新有一个4岁的女儿,她和丈夫正计划再添一个宝宝。“我对于经济状况的要求是,不会因为有了第二个宝宝而影响到家庭的生活质量。抚养成本完全可以由自己来控制,比如老大的衣服、玩具、书籍甚至奶瓶都可以让老二接着用,第二个孩子的费用自然就会降低。”

  27岁的李璐是同学中第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两个儿子分别为4岁和2岁。她说第二个儿子出生后,每月家庭支出增加了1000多元,不算压力太大。但考虑到远期的教育投入,他们夫妇俩已经从现在开始为儿子们存钱,“每月存2000元,计划10年一共20多万元,作为孩子们的教育基金。”

  除了经济成本,难以估算的精力成本也成为80后放缓生育二胎脚步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儿子刚满10个月的张海一听说生二胎就直摇头:“一个孩子就让我筋疲力尽,哪还敢再生第二个?由于双方家长都没法来帮忙,我和太太整天忙得焦头烂额,好好养大一个孩子就不容易了。”

  刚结婚的王小姐也打定主意只生一个孩子:“因为子女多,孩子反而容易被父母忽略,孩子更容易缺乏安全感。一个孩子我有把握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包括进好的学校和参加各种兴趣培养,但两个孩子我就没有那么多精力了。”

  重女轻男,

  一个都市怪圈

  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数千年盛行不衰。而在今天的大都市,“重女轻男”却走俏一时。

  一项专门针对上海独生子女夫妇的调查表明,更多独生子女夫妇希望生女孩。调查中,有61.2%的人选择“生男生女都一样”,有18.6%的人选择“生女孩”,选择“生男孩”的占15.8%。

  除了认为女孩子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长大后成为爸妈的“贴心小棉袄”外,大多数独生子女夫妇表示不愿意像现在的父母那样,半辈子省吃俭用只为儿子娶媳妇存钱。

  所以在独生子女夫妇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如果第一胎生的是女儿,那就接着生第二胎;但如果第一胎是儿子,就不想再继续生了。

  喜得贵子本是一件开心事,张盈却笑不起来,因为她觉得自己的人生规划一下子被打乱了。“我一直以为自己怀的是女儿,所以孩子刚生下来的那一刻,医生恭喜我生了个儿子,我却觉得自己一时无法接受。”

  在医院的病房里,刚为人母的张盈一看到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就诉起苦来:“生儿子的负担太重了,如果第二胎再生个儿子的话,今后我们至少要扛二三十年的经济重担。”原来,她和丈夫在结婚前就已经商量好,要充分利用政策生两个孩子,让小家庭热热闹闹。所以私下里,张盈更希望自己生的是女儿。“我不是不喜欢儿子,但这个社会太现实,现在女孩子的择偶要求越来越高,男方至少要有房,甚至还要有车。我真的不敢想像未来的20多年,我要为儿子储备多少钱。所以我打算和丈夫商量,不想再生第二个孩子了。”

  在过去,生儿子是为了防老,为了给自己买一份“终身保险”;而如今,生女儿是为了拒绝压力,为了让自己活得更轻松。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