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空气中有新型冠状病毒?自我防护,不能仅靠口罩与手套

2020-02-10 14:44:43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既往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传播,二是接触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经由空气传播的可能性有待印证,而面对空气传播的疾病,仅靠口罩与手套仍然不够。

  2月8日,在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防疫专家提出了一个新型冠状病毒“新”传播途径——气溶胶传播。

  之所以给新加上引号,是因为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再次回应了气溶胶传播:“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新冠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并指出空气中一般不会有新冠病毒。

  既往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传播,二是接触传播。尽管新的气溶胶传播途径未得到确认,但我们仍然可以主动作出针对性的防护,以防万一。

  三种传播途径,都值得警惕

  在防控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直接传播与接触传播。

  先来看直接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也常被称为飞沫传播。

  再来看接触传播,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可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部后,再经由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接触感染。

  最后,专家们提及的气溶胶传播,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气溶胶传播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相较前两种传播方式,理论上,病毒若能在空中长期悬浮,意味着气溶胶传播的距离更长。


  做好防控,注意这个重点!

  气溶胶传播一说,一经公布即引起各方重视,网络上也出现了不少担忧的言论。新型冠状病毒经由空气传播的可能性有待印证,而面对空气传播的疾病,仅靠口罩与手套仍然不够。为了杜绝经由空气传播的可能性,我们需要做的一个重点防护工作是——通风!

  为了排除空气传播的可能性,我们不能长时间呆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居家生活时,以每天通风两次,一次30分钟为宜;正常返工后,仍要全程戴口罩,注意消毒,并尽可能把办公室的窗户打开;外出时,尽量不前往封闭的空间,选择人少、通风的交通工具。

  随着确诊病例的增加,一个疑问也随之浮现:若家附近有确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还能开窗通风吗?

  若是确诊病人与密切接触者已被隔离,正常通风即可。若疑似病例住在附近,建议让社区管理协调,每天协调关闭窗户一小时,其他人在这段时间正常通风。

  通风的要点就到此,防控的措施不少,需要我们多多留神。此外,在通风期间还要注意保暖,生活中吃好睡足,增强免疫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肺炎
推荐专家更多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印根权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