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湖北的4169例确诊患者,去哪儿了?轻症患者收治难题!

2020-02-07 19:01:24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截止2月5日24时,湖北卫健委公布的确诊患者中,有4169例没有披露去向……

  湖北省卫健委官网最新消息显示,截至2020年2月5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9665例,已治愈出院633例,死亡549例,仍在院治疗14314例。

  如果将这组数字相减,我们会发现还有4169例确诊患者不在治愈、死亡、住院3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之中,成了“隐形”人群。笔者通过计算2月2日-2月5日这部分“隐形”人群,发现每日数量还在不断壮大。

  这不仅让人疑惑:这部分“隐形”确诊患者究竟去哪里了?为什么还在不断攀升且增长速度惊人?

  相信这数千例确诊患者大多处于居家隔离状态。此外,从国家卫健委1月23日公开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7个死亡病例详情以及其他省市地区陆续公布的死亡病例详情不难发现,癌症术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占了大多数。这是否意味着,居家隔离的确诊患者不排除部分已经死于基础病?这些合并其它基础疾病、居家治疗期间死亡的患者,死因是上报为基础疾病,还是新型肺炎,还不太清楚,需要政府部门未来进一步公开信息。

  居家隔离的确诊患者正在成为新传染源?

  疫情爆发初时,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同济医院等专家就陆续对外发布过居家隔离的指引,而武汉市也通过各类平台,在最广范围内科普权威隔离指导。然而,居家隔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据《21世纪经济报》报道,一名确诊父亲独居一个卧室,每日由女儿做好饭放在门口,家人与他接触时也都有戴口罩。可家里只有一个卫生间,只能共用,最终还是导致了母亲的交叉感染。

  “当前很多医院的就诊量都在1000人以上,病人大都是家庭式、群聚式出现,同一楼栋等类型的患者占比达到90%以上。”一名医疗机构人士预估,如果隔离措施不专业,一个人至少传染2-3人,如果不做好在城内人的传播源切断工作,武汉市感染人数还会大幅攀升。

  家庭因内部隔离和防护措施不足导致一个家庭内部的多个成员被感染,这一点从2月2日开始激增的“隐形”人数也能看出来。此外,负责监督排查的社区工作者口罩、防护服等物资严重不足,无法完成上门排查任务,而电话排查并不能阻止疑似或确诊患者外出,也导致了家庭外部交叉感染隐患进一步提升。

  居家隔离是否适合武汉这种核心疫区?

  2月5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明确,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病毒传播途径,并补充,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多样性的传播方式让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极强,普通家庭由于医学知识有限,居家隔离措施往往做不到位,根本防不胜防,一旦家中出现患者就可能感染整个家庭。即使是医学知识相对丰富的医生家庭,一家全部中招的也不在少数。

  专家开始反思居家隔离举措

  在此之前,由于武汉乃至整个湖北病床医疗资源有限,居家隔离成为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劲农教授居家隔离治疗一周好转的消息更是振奋了人心,促进了这项举措的推行。

  张劲农教授接受《长江日报》采访时表示:“发热低于38度,可自行退热,无呼吸困难,不需要吸氧,就可以视为轻症。对于轻症患者来说,居家隔离口服药物就可以控制病情。不建议轻症患者住院,医院重症患者居多,会导致交叉感染,对康复不利。此外,医院的隔离患者不允许探视,家属会人心惶惶。”

  张教授提出的轻症患者居家隔离得到了部分专家的赞同。

  而现在,专家们开始反思居家隔离的危险性了。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疑似、确诊患者,由于病房不够而回家隔离,这是非常危险的,哪怕是轻症。现在方舱医院建立,能让这些人群得到很好的医学观察,同时也缓解了医院的压力,让医院重点抢救重症病人。

  对于以输入性病例为主的外省,居家隔离这一举措或许也应该谨慎使用,方能更有效、更彻底地阻断疫情蔓延。

  2月5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做客《新闻1+1》栏目时也表示武汉疫情形势严峻的原因在于“大批的患者未能及时收治到医院中。”而这批患者在社会上的流动、在家里居住,会造成社会和家庭进一步的感染。“这是加剧疫情的最重要的因素。”

  针对此前居家隔离措施增加家庭感染的风险的矛盾,王辰表示破题关键在于将已经诊断的病例收治到医院中,进行集中收治和隔离,避免与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的接触。“在已经感染的患者中,轻症患者的移动性更大,在社会上造成感染的几率更大。目前对于这类患者的收治力度是不够的,有限的床位主要用于收治危重症和重症患者,大量的轻症患者未被收治的情况是存在的。”

  事实上,各方对武汉集中收治和隔离已经达成共识且已经行动起来了。

  武汉紧急筹建方舱医院

  2月2日,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的要求,全市各城区都在进行“四类人员”的集中收治和隔离工作。这四类人员是: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无法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其中,确诊患者集中收治,疑似患者集中隔离,发热患者、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观察。此次,武汉市集中隔离和收治“四类人员”。目的是有效控制传染源,坚决切断传染途径,坚决遏制疫情扩散。此前,因缺少试剂盒等原因,武汉市一些发热患者无法确诊为新冠肺炎,难以得到有效的隔离和救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潜在的交叉感染。医院发热门诊接诊压力大,病患居家隔离风险较高。“四类人员”集中收治和隔离后,将有效缓解这些情况。

  2月3日晚,武汉市连夜开会部署,征用市内会展场馆,争分夺秒改造“方舱医院”,用于集中收治确诊的轻症患者。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位于武汉客厅、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和洪山体育馆的三所“方舱医院”,预计将提供超过四千张床位。

  2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介绍,20家地方应急储备方舱医院及600多名医务人员,今天起陆续到达武汉,支援集中收治的轻症患者诊疗工作。同时从全国陆续调集1400名护士、3个移动P3实验室,用于武汉当地三个集中收治观察病例和轻症疑似病例地点的诊疗和检测工作。

  当晚,已有1550名医护人员、21865件医用物资和6306吨生活物资运抵武汉。

  2月5日,武汉市已经改造完成和正在改造的“方舱医院”包括洪山体育馆、武汉客厅、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等13处。改造完成后,预计可提供万余张床位。下午首批确定改建的三家“方舱医院”之一——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完工并移交投用,床位约1600张。

  2月5日晚11点30开始,来自武汉武昌区各社区的第一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被陆续转送至位于洪山体育馆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昌方舱医院接受治疗。

  最后,小编了解到,方舱医院是解放军野战机动医疗系统的一种,广泛使用于应急救治中,具有紧急救治、外科处置、临床检验等功能,但并不是针对传染病设计的。这么多患者,集中在生活不变的方舱医院里住院,是否会催生新的问题?还有待观察,也需要有关方面做好预案。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肺炎
推荐专家更多
  • 冯惠玲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 杨群玉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 幸宇坚主任中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