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增
在日本女人圈里,长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胖,在10岁以前是可爱的,在20岁以后是可怜的,在30岁以后是可怕的!然而,近期调查却发现,日本胖子也呈猛增之势,十个人中就有三个体重超标。
惨重
“这半天门诊,你瞧瞧,看的尽是胖子。”记者随不同专家出门诊后发现:凡是体型偏胖的人,十个有九个不是冠心病,就是糖尿病。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每年至少有280万成人死于超重或肥胖。
榜样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过去也是个胖子。他身高1.78米,体重应在63~79公斤之间,然而2000年时其体重一度达到92公斤。戴了10余年计步器,每天坚持一万步。现在他保持在“黄金标准”75公斤左右。
难题
减肥者众,而成功者寡。专家说,只有把控制体重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你才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才不会幻想速战速决一劳永逸,才不会觉得少吃多动是种痛苦,而将其视为一种享受,并收获健康硕果。
胖,真成了世界难题。
以前总说美国胖子多,后来又说中国人胖得快,这当然都不奇怪,可现在,竟连世界上最瘦的日本人也胖起来了。世界卫生组织(WHO)警告称,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风险。每年光是胖死的人就有至少280万。
连日本人都胖起来了
日本被誉为世界长寿第一国,一向以低肥胖率和高长寿率著称。在日本女人圈里,更是长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胖,在10岁以前是可爱的,在20岁以后是可怜的,在30岁以后是可怕的!
然而,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公布的一项国民健康调查数据却显示,该国20岁以上人群中肥胖者(BMI≥25)已接近三成,其中男性肥胖率达30.4%,女性肥胖者也占到了21.1%。
未来这一趋势还可能加剧,因为年轻一代中,以20岁~30岁女性为代表,其肥胖增长势头更猛,2008年还徘徊在23%左右,不到三年,就迅速攀升到2010年29%的水平。
鉴于日本“肥胖女”队伍的不断扩编,日本肥胖学会甚至在考虑降低腰围标准,从而将更多人纳入健康检查的行列。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在各区县排行榜中,居日本肥胖率首位的竟然是长寿圣地冲绳县,肥胖者比例高达45.2%。
长寿标杆冲绳县之所以肥胖率如此之高,日本厚生劳动省说,主要与美军基地驻扎于此,对当地饮食文化造成的极大影响有关。调查发现,冲绳当地居民在凌晨以后暴饮暴食的现象十分频繁,烤肉、午餐肉、快餐等美国饮食文化早已在当地根深蒂固。而肥胖率最低的山口县,饮食则多以鱼类和贝类为主。
冲绳县肥胖率之高,已高过胖得最快的中国。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中国成年人超重(BMI≥25)率为32.1%。
迅速蔓延,迅猛增长。全球肥胖似有愈演愈烈之势。
十个胖子九个有并发症
“这半天,你瞧瞧,看的尽是胖子。”
结束了一上午紧张的门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教授终于得闲摘下口罩,一边喝水,一边对随诊的健康时报记者感叹:现在心血管病人这么多,为什么?我看,很多都跟胖有关。
人一旦体重超标,体内脂肪出现堆积,血管就会像管道一样生锈结块,进而发生堵塞,血流不畅了,高血压就来了,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就会明显增高。
记者观察发现,无论是心内科、还是内分泌科,凡是体型偏胖的人,到了医生这里,十个有九个一准就能确诊,不是冠心病,就是糖尿病。
“说是胖死人,并非肥胖直接导致死亡,而是说肥胖者更容易得病,进而引发死亡。”中国最早研究肥胖问题专家、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负责人陈春明教授解释,每年胖死280万人,就是根据肥胖与相关疾病的相关度以及这些疾病的死亡率推算出来的。“这是一个统计学数据,但足够说明肥胖对健康的影响”。
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肥胖引发的各种并发症。
数据显示,人体每增加5公斤体重,患冠心病的几率就将升高14%,中风危险率提高4%,缺血性中风提高16%。正是这些疾病,多年来位居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居民死因之首。
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的主要病因之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西区)内分泌科主任高珊说,肥胖的人几乎都合并有胰岛素抵抗。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000万。世界上每8秒钟就有一人因糖尿病丧生。
骨头同样难以幸免。不断增加的体重给骨关节造成巨大的负担,加快了关节软骨的蜕变和丢失,并刺激骨刺的形成,导致骨性关节炎发生。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教授常给来看病的肥胖患者处方一种免费药,那就是减肥。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据报道,糖尿病患病年龄越来越低龄化,不少儿童小小年纪就被糖尿病缠身。我们说起儿童糖尿病,很多人可能马上联想到的是一个个小胖墩。但,是不是出生体重超重的孩子容易患糖尿病?儿童糖尿病有没有其特有的临床表现?糖尿病到底偏爱什么类型的儿童?为此,39健康编辑特地咨询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陈小燕。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