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北京市政府最新公布的方案,北京最早要到2030年,空气质量才能达到国家标准:PM2.5年均浓度每立方米35微克。
2012年2月初,《北京市2012-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出台。该方案提出阶段性目标:到2015年,北京市空气PM2.5浓度降至每立方米60微克;到2020年, 降到每立方米50微克。这样下去,预计2030年达标。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由于其细小,不到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可以不受鼻毛阻挡,直接进入呼吸道,深至肺部,甚至渗入血液。其负载的有害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同时,这种细颗粒具有强吸光性,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
很多北京居民为此失望。堂堂中国首都,居民呼吸到仅达到世卫组织初级水平标准的空气,竟然还要等上至少18年。其他城市的居民或许更加失落:连拥有政治优势的北京都需要如此之久,他们岂不需要更长的时间?
刚刚卸任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的杜少中受访时则表示,北京在过去十几年采取超常规手段治理空气,未来治理将更加艰难。他的个人看法是,如果北京的PM2.5在18年后达标,已属奇迹。2012年堪称中国向PM2.5宣战的元年。由网民掀起的声讨灰霾天气的巨大声浪,终于影响了中央政府决策层,PM2.5被纳入中国最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该标准将于2016年正式生效;而各个直辖市及各省会城市则在2012年实现对PM2.5的监测。
宣战元年,中国各级政府和民众正面对一个尴尬现实:多名学者指出,如果中国各城市现在公布PM2.5数据,将有80%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
学者普遍预计,中国至少需要20年以上才能打赢这场战争。但是不少地方官员为了迎合民众关切,不切实际地喊出用数年时间“打赢空气攻坚战”等政治口号。运动式治理苗头已显现。
战争打响
2012年春节过后,北京率先公布大气治理行动计划和PM2.5控制目标。接下来几个月,其余直辖市和30多个省会城市,将陆续公布类似计划。
这场战争的态势如何?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冯银厂指出,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大城市PM2.5年均浓度水平为十几微克/立方米,中国各大城市多为七八十微克。新的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为年均35微克,其实较为宽松。但现实污染水平仍是国家标准的1倍甚至以上。
冯银厂介绍,空气污染一般分为三个类型,即简单的煤烟型污染;叠加扬尘污染,称为混合型污染;混合型污染再加机动车尾气污染,即为复合型污染。后者最大特点是污染颗粒经各种化学反应后,形成大量二次污染物。
他表示,中国三类污染并存。中国东部三大都市圈的多数城市以复合式污染为主;而大多数中国二线、三线城市以混合型污染为主,西部二线城市如乌鲁木齐以煤烟型污染为主。
从上世纪80年代起至今,中国在30余年间走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路程。快速工业化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城镇化则让举国城镇成为一个个大工地。
学者指出,复合型污染最难治理。正因为此,北京的《工作方案》推出了八大措施,分别在监测、交通、燃煤、扬尘、工业等八个方面着力。
在公众最为关注的交通方面,北京提前了淘汰老旧车的时间。此外,2015年前中心城区公交出行比例将达50%。
在工业方面,北京提出,到2015年千余家沥青防水卷材、玻璃等企业退出本市,东方化工厂也将停产。到2020年,全市经营性水泥厂全部关停退出。
在燃煤方面,北京计划将年使用量,从目前的2600余万吨降至2020年的1000万吨以内,削减幅度惊人。
而在第四大污染源扬尘方面,北京提出未来全面执行“奥运标准”,严控土石方作业面积,清扫道路推行无尘化机械作业,严查渣土车。
未来北京出现灰霾天气时,还将实施更完善的空气质量重污染日应急预案:暂停施工工地土石方作业和渣土运输,部分企业停产、减产,市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停驶部分机动车。
北京还计划在五年内新增100万亩平原林,以生态工程消解部分PM2.5。
冯银厂评价说,北京的八大措施,力度已然很大,实属不易。但这样的力度,北京仍谨慎地提出到2015年PM2.5仅下降15%,可见防治之难。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