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直播缩胃术后患者死亡,医生们怎么说?

2020-09-24 00:00:01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大连患者缩胃术后死亡的事,在减重手术医生群中,已经转开了。”多名减重手术医生开门见山地告诉“医学界”。其所指事件发生于1年前。近日,逝者家属上网求助,使得旧事重提。

  “大连患者缩胃术后死亡的事,在减重手术医生群中,已经转开了。”多名减重手术医生开门见山地告诉“医学界”。其所指事件发生于1年前。近日,逝者家属上网求助,使得旧事重提。

  据“津云新闻”近日报道,2019年8月23日,48岁大连男性李某在大连某医院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家属称,该手术被同步直播在医院同期举办的学术论坛上。主刀医生是来参加学术论坛的一名专家。他给李某做手术前,家属没有签字。

  家属表示,从手术室出来时,李某意识清醒,无明显异常。26日,李某出现高烧、抽搐、神志不清等。27日凌晨,他全身抽搐、意识模糊,当晚被转入医院重症监护室。28日凌晨,医生告诉家属,李某因为肺栓塞去世。

  患者家属依据临时医嘱单、尸检报告等文件,提出9点质疑,包括“怀疑诊断造假”。家属称,李某入院前及近3年体检血糖监测均为正常,但入院后被诊断为1.2型糖尿病(家属发布信息原文如此)。

  此外,家属还“怀疑死因”。家属依据CT检查报告,称医生忽视患者有明显腹内感染的迹象,未采取针对性救治。“医学界”查看家属发布的临时医嘱单,发现患者发烧当日(8月26日)20:00左右,医生有开具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这是一种退烧药。8月27日,医院有开具CT胸部检查。

  家属还称,医院告知李某死于肺栓塞。尸检报告鉴定显示:李某符合因接受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术后,继发胃漏、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腹腔脓血性积液等,终致感染中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减重代谢中心教授、首席专家朱江帆主任医师关注到此事。他告诉“医学界”,减重手术有明确的适应症。根据《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年)》,单纯肥胖病人的BMI≥37.5kg/m2,建议积极手术;32.5kg/m2≤BMI<37.5kg/m2,推荐手术;27.5kg/m2≤BMI<32.5kg/m2,经改变生活方式和内科治疗难以控制,且至少符合2项代谢综合征组分,或存在合并症,综合评估后可考虑手术。代谢综合征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而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27.5kg/m2≤BMI<32.5kg/m2,推荐手术。上述BMI指标的选择和确认,基于《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4年)》及国际糖尿病联盟于2011年所发布的立场声明要求,以及东亚人种的特点和差异。

  《大华北减重与代谢手术临床资料数据库(2019年度)》数据显示,我国接受减重手术者的BMI中位数为37.6kg/m2,远高于相关指南的适应症要求。这提示术前肥胖程度已达到Ⅲ级肥胖水平。

  “医学界”发现,前文所述李某体重200多斤,身高不详,无法测算其BMI。

  据“津云新闻”报道,家属已分别向大连市卫健委和医院投诉。大连市卫健委工作人员表示,卫健委知晓此事,前期医院反馈信息是已和家属达成协议。现在如果还有问题,家属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再由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医学界”就此联系医院。医院称,事情发生后,一直积极与家属联系,包括参与尸检鉴定等程序,从无推诿、回避。院领导已经反复多次道歉,涉事医生与主任也接受相应调查。目前事件已进入调解阶段。医院咨询法律人士后,得出赔偿结果不足与患者家属要求不符。

  医院表示,公立医院是国家所有,必须经过法律法规规定、达到相关标准才能赔偿,所以希望患方家属走正常法律途径保护自己,或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正规形式解决。患者在网上发布信息,有多处不实,目前网信办已介入。通过网上发帖、舆论参与,不利于走法律正规途径。

  “是手术就存在风险。部分患者和家属对减重手术存在认知偏差。一部分人觉得手术风险很高,能不做就不做。另一部分则可能低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这也和媒体大量报道成功案例有关。”四川省某匿名外科医生告诉“医学界”。

  《大华北减重与代谢手术临床资料数据库》2018和2019年度报告也表示,减重与代谢手术在我国的发展仍极不平衡。主要发展瓶颈之一是病人和临床医生尚缺乏对手术本身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深入理解。

  朱江帆告诉“医学界”,对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严重肥胖者来说,减重手术能达到控制体重和治疗代谢性疾病的双重目的。使用较多的术式是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并不复杂。有研究指出,较其他常见择期手术,减重手术的安全性更高,死亡率较低。

  2017年发表的一项芬兰研究即支持这一观点。研究人员对芬兰2009年1月-2013年12月156536名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减重手术术后30天、90天、1年的死亡率,和一些常见的择期手术相似或更低。对照手术包括胆囊切除术、子宫切除术、髋/膝关节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等。

  2019年8月,《柳叶刀·糖尿病和代谢》发布减重手术长期不良事件风险研究报告。该报告数据源自世界上最大数据库之一法国国家健康保险数据库,涉及17900名患者,被誉为“全球最大规模”。其结果显示,随着腹腔镜技术发展,及全球接受培训的外科医生数量增多,减重手术术后30天死亡率(0.1%)和严重并发症(5%)非常低。但术后晚期(7年)不良事件风险增加,包括胃肠道疾病侵入性操作风险(胆结石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精神障碍风险增加,有营养缺乏风险。

  朱江帆称,胃漏是胃袖状切除手术最重要的并发症,多在术后一周出现。其原因不明,或与器械、手术技术、饮食习惯、基础状况等有关。“很多时候,即使医生非常小心,胃漏仍会发生。患者一旦出现发烧、左肩痛、心跳快‘三联征’,高度提示胃漏。这是非常紧急的事,会导致腹腔和全身急性化脓性感染。及时、规范处理,多数胃漏都能获得治愈。”

  “医学界”查阅《大华北减重与代谢手术临床资料数据库》发现,与国际数据相比(年龄中位数43岁),我国接受减重手术的病人群体年龄相对年轻。2018年数据显示,接受手术的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32.5±8.29)岁,男性为(32.7±9.90)岁。而2019年全国年龄中位数为31(11,71)岁。

  “这可能提示,我国肥胖合并代谢综合征人群的年轻化。也说明,年轻群体更易接受手术。具体原因还需个体化分析。”前述匿名外科医生称。

  资料来源:

  1.缩胃术后死亡男子家属. 今日头条

  2.大连男子为减肥接受缩胃术后死亡:手术曾全国直播且“很成功”. 津云新闻

  3.三地同台手术、5G网络直播 新技术催生微创外科日间手术. 大连日报

  4.Benefits and Risks of Bariatric Surgery in Adults. JAMA, 324(9), 879. doi:10.1001/jama.2020.12567

  5.Mortality Following Bariatric Surgery Compared to Other Common Operations in Finland During a 5-Year Period (2009-2013). A Nationwide Registry Study. Obes Surg. 2017 Sep;27(9):2444-2451. doi: 10.1007/s11695-017-2664-z.

  6.大华北减重与代谢手术临床资料数据库年度报告(2018).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9年02期

  7.大华北减重与代谢手术临床资料数据库2019年度报告.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0年04期. doi.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20.04.15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代谢综合征
    推荐专家更多
    • 印根权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杨群玉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