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的起草,2019年12月28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和健康促进法》正式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这部将于2020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法律从某种意义来说,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宪章,也将是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指导相关卫生政策制定以及行业发展的准绳。
自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和解决复杂社会问题并协调中央和地区政策执行差异,中国出现了一波立法高峰。而本次立法的目的之一是助力实现于2016年10月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倡议,即实现到2030年中国实现关键卫生指标的宏伟目标。
该法一经通过便得到了国内医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知名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公共卫生》也于3月19日对其细则、社会意义以及实施前景发表了在线评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有哪些内容与亮点,《柳叶刀·公共卫生》又如何评价了本法?
涉及面广,“健康权”或将载入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共包含十章、一百一十条,涉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人员、药品供应、健康促进和筹资等问题。在第四条中提出:国家和社会尊重、保护公民的健康权。“健康权”是目前中国宪法中并不存在的一种提法,本次这一概念的提出有望为健康权纳入宪法铺平道路。第五条进一步对健康权进行了定义,认为这一权利的根本是公民依法享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第六条确定了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呼吁将健康理念融入各项政策,将公民主要健康指标改善情况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
基本公卫免费,提高疾病防控水平
在第二章基本医疗服务中,第十五条划定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范畴,并规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国家免费提供。
与目前全球范围内流行的COVID-19疫情相呼应,第十九至二十一条规定了国家在应对传染病疫情中应担负起的责任和义务。第十九条要求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体系,有效控制并消除危害;第二十条要求建立传染病防控制度,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加强预警,任何组织和个人应当接受并配合医疗卫生机构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等措施;第二十一条规定居民有依法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权利和义务,政府向居民免费提供免疫规划疫苗。
第二十二至二十八条则规定了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和管理,主要关注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妇幼保健、老年人保健、残疾预防及康复、院前急救以及精神卫生事业的工作重点。
有法可依,前景乐观吗?
相比实用性,《柳叶刀》首先肯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和健康促进法》的象征意义。《柳叶刀》坦言,该项法规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中国的公共卫生状况。原因在于很多法律条款的措辞都是相当抽象的原则,但不涉及具体执行和实际使用时的细则,且有许多条款并没有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因此地方法院在执行法律时多少会遇到阻力,结合第一百零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可以结合实际,制定本地方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具体办法”的表达,可能会导致不同地区裁决差异的结局。
此外,第九十七条中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进行社会监督。但目前,涉及到国民健康范围的社会监督是受到限制的,以被追授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的李文亮烈士为例:在本次COVID-19暴发之初他因在小范围内向公众发布疫情信息而遭受辖区派出所的警示和训诫。《柳叶刀》认为:若不对中国的法律和政治体系深化改革,该部法律距离真正生效依然希望渺茫。
参考资料:
[1]Ip EC. China's new public health constitution: a cause for hope?. Lancet Public Health. 2020;5(4):e190–e191. doi:10.1016/S2468-2667(20)3005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N]. 人民日报,2020-03-10(015).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