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武汉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的“真凶”终于找到了!但人们心中的疑惑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
比如新型冠状病毒它的致病性如何?它会像SARS一样可怕么?临床上应该如何发现和处理这种特殊的病毒感染?对于大众,在搞不清楚原因的情况下,又该如何预防?
带着这些问题,《医学界呼吸频道》咨询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施毅教授。
1 冠状病毒,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毒之一
施毅教授表示,不管是在普通感冒还是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中,冠状病毒都是常见的致病原因。可以说,冠状病毒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毒之一。
但因为普通感冒症状轻微,所以冠状病毒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2003“非典”爆发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原来冠状病毒的一些变异体也会造成严重的肺部感染。
由此开始,人们认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冠状病毒在不断地变异。有些变异体和以往的病毒一样,仅仅会引起比较轻微的病毒感染;但有些变异体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病毒感染,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
而此次武汉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原检测结果初步评估专家组认为,引起此次疫情的变异病毒株不同于目前已知的人类致病冠状病毒株,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株。
2 新型冠状病毒,没有像SARS或MERS那么可怕
那么面对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应该如何判断其致病性呢?
施毅教授继续向我们解释道:要评估致病性,必须对发病人群进行总结以后才能进行判断。比如SARS是因为有大量的重症患者出现,MERS也是如此,所以我们才认定这两种冠状病毒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呼吸道感染。
不过武汉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数量有限,一些情况可能也还没有暴露出来,所以基于目前的情况判断:它确实可以引起较为严重的病毒性感染,但是又没有像SARS或MERS那么严重。
另外,从传播性来讲,一些冠状病毒在变异后传播性并没有很强;但像SARS、MERS,它们的传播性就非常强。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次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它的传播性不是非常强。
所以总的来说,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此次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它不会像SARS、MERS那么厉害。
3 提高警惕,有助于发现特殊的感染
其实随着人们对病毒性感染认识的不断加深,当通过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判断后高度怀疑病毒性感染时,我们就需要尽快去明确到底是哪一种病毒感染。其次是判断它是原有病毒的流行,还是病毒变异后引发的。如果是变异引起的,就需要判断它是否会导致严重的感染。
不过施毅教授表示,在临床上识别病毒性肺炎并没有那么容易。对于一般的临床医生而言,需要在流行期间提高警惕,加强监测。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如PCR、二代测序等方法来发现新的病毒感染。
施毅教授也提醒大家,当出现大面积感染时,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这样有助于及时了解是老病毒引起的感染还是新病毒引起的。
4 病毒性感染,基本的处理模式是一样的
呼吸道病毒种类很多,如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等。对于这些病毒引起的感染,基本的处理模式是一样的。
施毅教授强调道:“不是说出现一种新型的病毒我们就需要用新的方法来处理。我们还是应该更多的关注,这种病毒是否会造成严重的感染,以及它的传播性如何。”
但是当需要面对严重的新型病毒感染时,我们应该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比如说这次,突然出现病例数量较多的肺炎患者时,就应该请防疫的专家出场,以根据疫情决定应该如何进行隔离,如何观察病情,采集标本来确认病原的性质。
而对于一般的临床医生,应该做好病毒性肺炎的预防措施。施毅教授特别提醒大家,重症的病毒性肺炎有5大类特殊易感人群:
一、5岁以下儿童,尤其2岁以下;
二、65岁以上老年人;
三、孕妇,包括围产期妇女;
四、肥胖者。体重指数(BMI)(美国人大于40 kg/m2、中国人大于28 kg/m2的人群);
五、有基础疾病者。慢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等。
5 疾病的预防,和以往也没有明显区别
施毅教授表示,病毒性感染的预防措施其实也是一致的。每年修订的流感诊疗指南中提到的预防措施也适用于任何一种病毒性感染。
勤洗手;
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出现症状后,要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挡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
医护人员应做好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
医疗机构发现疫情时,应及时上报,并做好应急处理,对疑似或确诊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另外,疫苗的接种也非常重要。施毅教授表示,即使是流感疫苗,它的接种也可以帮助提高免疫力,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的预防,所以我们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进行疫苗的接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