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领域“母法”四审稿,公共场所配备AED有了依据
@健康界 2019年12月23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提请大会审议。这部被称为医疗卫生领域“母法”的文件,在8月三审稿向社会征求意见后,历经4个月的时间,再度出现在公众面前。四审稿中,一些条例也在因时而变。
其中四审稿第二十七条第二款显示,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规定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该条款规定,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红十字会等有关部门、组织应当积极开展急救培训,普及急救知识,鼓励医疗卫生人员、经过急救培训的人员积极参与公共场所急救服务。除急救外,四审稿也进一步完善了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内容,包括妇幼保健服务、残疾人康复等。
公立医院医生集体大罢工,津巴布韦医疗系统陷入崩溃边缘
@澎湃新闻 为要求提高薪金、津贴,改善工作条件,津巴布韦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在全国范围内举行大规模罢工。截至目前,罢工已持续了三个多月。
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Al-Jazeera)12月24日报道,持续的罢工让津巴布韦的医疗保健系统陷入崩溃边缘,尚无迹象表明医务人员将回归工作岗位,无法负担私人医生费用的民众只能忍受病痛。
半岛电视台12月17日报道称,恶性通货膨胀让津巴布韦经济在2019年陷入困境,也让这个国家的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工资严重缩水。与此同时,政府预算无法为医院提供拨款并购入医疗物资,加上电力短缺造成的持续停电问题,津巴布韦医务人员面临诸多困难。
上千名患者被劝“坐出租”去医院,英国正面临急救资源短缺
@海外网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在英国,过去一年中花费长时间等待救护车的患者数量已经增加了两倍,仅在上周就有4469名患者要在急诊外等待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此外,医护人员的缺乏问题也十分尖锐。
英格兰的多数救护车信托基金会均指出,从2017年至2018年,拨打急救电话却被要求打车去就诊的患者人数上涨了25%。虽然伦敦地区的数字有35%的减少,但是剩余地区的增长幅度已达到83%。
英国国民医保服务方面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我们正在逐步扩大救护车服务规模,并尽量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仅在上个月,我们每天接听的急救电话就达到25000次,和去年相比增长超过5%。让部分患者打车前往医院的安排也可以理解,这样急救人员就能有时间去照顾急重病患者了。”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