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掀起假疫苗风波。
香港卫生署与香港海关分别在7月10日及7月12日在香港两间医务中心展开联合行动。其中,在观塘信颖医务中心检获76盒怀疑冒牌疫苗,涉案金额达28万港币。7月12日突击搜查位于尖沙咀的加维医务及疫苗中心,检获约162盒怀疑冒牌疫苗及163盒含有第1部毒药的疫苗(指需要药剂师监管下领有牌照药房出售),涉案金额达75万港币。
部分“冒牌疫苗”由生理盐水冒充
7月24日,香港卫生署公布了联合行动中检获的怀疑冒牌疫苗的中期化验结果。结果显示:
至目前为止,样本中没有发现有害杂质或可见异物。另外,分析结果显示检验的样本不含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又称子宫颈癌疫苗)的成分。其中在观塘信颖医务中心检取样本的分析结果显示,样本内含常见于生理盐水中的钠和氯。
也就是说,检获的HPV疫苗无有效成分,其中观塘信颖医务中心的疫苗很可能是由生理盐水冒充。
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表示,注射生理盐水不会影响健康,但担心过程中有细菌,受到感染,严重可致败血病及死亡。而根据香港卫生署通告,疫苗样本的无菌检验仍在进行中,预计可于八月中旬完成。
此次香港假疫苗事件暴露,是因为“卫生署早前接获投诉,指有医务中心使用怀疑有问题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又称子宫颈癌疫苗),于是与海关进行联合调查。”卫生署表示,今年至目前为止,已接获1,100宗有关子宫颈癌疫苗的投诉,当中约90宗投诉涉及今次公布的加维医务及疫苗中心。
“卫生署及海关暂时未公布有多少人使用了这些疫苗,假疫苗的来源也暂时未知。”香港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兼卫生事务发言人蒋丽芸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回应。
根据香港《商品说明条例》,任何人销售或为售卖用途而管有冒牌物品,即属违法,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50万港币及监禁5年。
此外,根据《药剂业及毒药条例》,任何人未有按照条文的规定而管有毒药表第1部所列任何毒药,即属违法,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10万港币及监禁2年。
在两次行动中,香港海关共拘捕5人。在观塘信颖医务中心,2名男子被捕。在尖沙咀的加维医务及疫苗中心,一名35岁的医务中心女董事及2名女职员被捕。
利欲熏心的商家和监管的难题
赴港打疫苗近年来在大陆成为一种热潮,HPV疫苗作为“迄今为止唯一一款预防癌症的疫苗”,在大陆上市后一直一针难求。由于香港注射HPV疫苗的年龄和疫苗限制不会那么严格,许多大陆消费者争先恐后甚至“摇号”前往香港注射HPV 9价疫苗。
然而,巨大的市场同样给香港带来了利欲熏心的商家和监管的难题。
此前,“界面新闻”曾报道,大陆顾客赴港注射HPV疫苗,但是注射过程中多处存疑,注射者没有资质,注射过程无法查看疫苗编码等,疑似被注射水货疫苗。
这次涉事的加维医务及疫苗中心,公司注册资料显示其创办于在2018年5月2日。公司的官网未有提及接种HPV 9价疫苗的价格,仅提供一个香港电话号码及微信联络人资料,用作预约。但根据其他疫苗预约网显示,在加维预约接种三针HPV疫苗的价格约为8000元港币,顾客需要先缴订金,再在诊所缴付余额。
而早在2019年4月底,就有港媒报道称,香港某诊所为牟取暴利,将正版的HPV疫苗,“偷梁换柱”成生理盐水。这些“生理盐水疫苗”,实际成本价可能不到0.1港元,但却以每剂上千港元的价格出售。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27日出席电台节目时重申,当局将加强留意投诉、情报及巡查,增加市面疫苗的安全性。但是大陆消费者对香港疫苗市场的信心,可能短期内很难挽回。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