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生了孩子谁来养?”老龄化加速,仅放开生育是远远不够的!

2018-09-12 09:00:00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国家卫健委撤销3个计划生育司,是一个重要标志性事件,但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姑且拭目以待。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中国的人口政策要迎来反转了。

  昨晚开始,计划生育成为网络热词!

  因为国家卫健委三定方案正式公布,其中一个重要变动就是:3个计划生育司全被撤销!(包括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司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司)此举意味:计划生育政策获将彻底放开

  几十年来,中国严格限制女性生孩子的数量,现在政策迅速反转,还真有点不适应。

  纵览后台近千条评论,观点很一致,多数都持“不敢生”“生不起”观点,或者:我可以生,但希望政府帮忙养。

  实话说,为了鼓励生育,各地也是拼了!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中国全国出生的人口比上一年减少63万。2017年出生的第1胎比2016年减少249万。 新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中国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持续走低,甚至连头胎的出生人数都在下降,遑论二胎、三胎了。

  虽然全面放开计划生育限制的政策文件并没有正式宣布,但机构改革和舆论导向已经明显向开放生育倾斜。除了《人民日报》发文将生娃上升至国事,邮政总局还发布了“三只小猪”的邮票,试图引导人们的生育观念。

  除此之外,各省也陆续推出了鼓励生育的措施。今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取消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6月以来,多个省份纷纷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

  江西省加强了对于堕胎的限制,要求怀孕14周以上孕妇不能因非医学理由堕胎。否则需缴交其他文件申请。这项新政策被普遍解读为是试图遏制中国新生儿性别比的严重失衡,因为怀胎大约14周就能透过产检看出胎儿的性别。

  7月份,全国出生率最低省份之一的辽宁省印发《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率先提出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同时,明确将完善生育家庭税收、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减轻生养子女负担。

  湖北省也不甘落后!湖北咸宁出台的《关于加快实施全面两孩配套政策的意见》,为二孩生育提供多项鼓励措施,包括生二孩产假延长至6个月;符合政策二孩就读幼儿园可减免保教费;二孩家庭购房享受补贴,并放宽公积金购房贷款和提取等。

  效果如何?怕也不是很理想吧。

  为何连发催生文件?

  答案很简单,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发展。

  《人民日报》此前在一篇社论里表示,“说白了,生娃不只是家庭自己的事,也是国家大事”,在网上引发热议。

  但严峻的是,放开二胎后,生育意愿出乎意料的低——

  腾讯新闻曾根据网上进行的调查问卷撰写了《二孩调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有计划生二孩的比例还不到1/3,而有计划生二孩不等于实际上会生二孩。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家庭生育决策影响机制研究》团队,也曾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在全国开展全面二孩政策后的生育意愿调查,试图发现不生孩子的缘由——

  在父母无法提供支持的家庭,照料孩子的压力也成为影响生育的限制性因素。

  现代女性更注重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工作压力大”、“生育会影响职业发展”等也是调查中女性常提到的不生二孩的因素。

  再结合“医学界”此番后台的千余条留言——超过1/3女性给出的原因是:

  首先:经济条件不允许

  其次:没人帮忙照顾

  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答案很明确了!联系到《人民日报》此前在一篇社论里说的:“说白了,生娃不只是家庭自己的事,也是国家大事”。笔者想跟一句:说白了,既然主流媒体都呼吁为国生娃,那国家是不是也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

  因为鼓励生育真不仅仅是一个口号!

  其背后涉及到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计划生育时代,“少生优生幸福一生”、“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的宣传口号依旧影响了几代人的生育观念。而到了全面开放二孩的今天,住房、教育和医疗这一新时代的“三座大山”,死死压制了民众的生育动力,成为了大家口中调侃的“最好的避孕药”。

  所以有分析人士指出,要鼓励适龄夫妻生育孩子,需要切实考虑:减轻家庭的生育成本,而这部分成本,国家应该承担起来。

  一起看看国外是如何鼓励生育的!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欧洲就开始持续出现低生育率和极低生育率的人口现象。很快,低生育率迅速扩散到世界各地,比如东亚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鼓励生育的政策不断在各国出台。

  日本

  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很早就意识到他们陷入了高龄化和少子化泥潭,并通过了《少子化社会对策基本法》等法律法规,从儿童补贴、保育设施、职场支援、税收优惠等几个方面进行补贴。为了鼓励生育,日本从1972年起就断续施行了儿童津贴制度。2012年最新政策调整后,开始对3岁以下和3岁以上15岁以下的儿童实行1.5万日元和1万日元的差异补贴。

  韩国

  相比较日本政府,韩国政府还为为低收入新婚夫妇提供保障住房。韩国政府于1996年开始对结婚、生育、子女养育等环节制定了奖励政策。例如,政府面向月收入低于一定水平的新婚夫妇每年提供5万套保障性住房,为怀孕女性提供一定的产前诊查费用,子女不满6岁时,女性可以有1年时间在家养育子女,每月可领取40万~50万韩元的底薪,并保留职位等。

  俄罗斯

  相比较日韩两国,作为中国北部邻邦的俄罗斯政府为了扭转人口负增长,可谓是煞费苦心

  俄罗斯的一个州甚至将每年的9月12日设为“怀孕日”,这天所有的已婚夫妇都可以放假,以便专心在家“造人”。从2013年开始,俄罗斯大多数共和国、州、边疆区和直辖市更是采取措施加大刺激生育的力度,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向生三胎或更多子女的家庭提供每月5000卢布至11000卢布的资金支持。在俄罗斯,生育子女多的妇女会被人们称为“英雄母亲”,不仅放产假3年,而且工资奖金照发,职位保留到产假期满。

  德国

  以高额福利津贴鼓励生育。德国政府规定,停职在家照顾孩子的父母全年每月可得到相当于税后月收入2/3的补贴,每月最高可达1800欧元。如果父母中的一方继续停职2个月,则可享受14个月的补贴,即最高为2.52万欧元的生育福利津贴。

  然而,尽管采取了鼓励生育的措施,这些国家依旧是世界上生育水平较低的国家之一(除了俄罗斯生育率近年来稍微有所提升),其他欧洲国家的情况也大致如此,鼓励生育的政策收效甚微。

  从放开生育,到儿孙满堂,还真是件任重道远的事啊!

参考文章:

1、央视网,“设立生育基金制度”是一项荒唐的建议

2、西洋参考,这些国家是如何鼓励“为国生娃”的?

3、人民网,传北京养孩子成本至少276万元月薪万元过不下去

4、新华日报,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

5、参考消息,境外媒体:中国生育成本高 过半一孩家庭不敢再生

6、人民日报,生娃不只是家庭自己事,也是国家大事

7、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家庭生育决策影响机制研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 魏书航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 陈芳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