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内蒙古沙漠发现矿泉水 8口井1天供水近万方

2015-01-02 09:36:59光明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河海大学地球与工程学院教授陈建生及其团队经过多年研究,认为在巴丹吉林沙漠中存在深循环地下水资源,可以解决当地群众的饮水问题,该工作日前取得突破性成果。

  (记者郑晋鸣 通讯员刘桂清)依据河海大学地球与工程学院研究团队提出的地下水深循环理论,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寻找饮用水源工作日前取得突破性成果。8口井,每昼夜近1万立方米的优质矿泉水喷涌而出。

  阿拉善右旗位于内蒙古高原极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小于100毫米。该地区没有地表径流,地下水中有害物质含量又严重超标,人畜饮用水问题自建旗以来就十分突出。如何在茫茫的沙漠中准确找到水源?河海大学地球与工程学院教授陈建生及其团队经过多年研究,提出地下水深循环理论,认为在巴丹吉林沙漠中存在深循环地下水资源,可以解决当地群众的饮水问题,并依据该理论在巴丹吉林沙漠发现了符合国家富锶型矿泉水标准的优质水源。

  何为地下水深循环?陈建生告诉记者:“我们在长期对青藏高原水量平衡的研究中发现,西藏内流区的湖泊与河流存在严重的渗漏,估计每年的渗漏量可达1000亿立方米;根据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仅纳木错湖每年的渗漏量就超过90亿立方米。”陈建生说,渗漏水通过跨流域的深循环形式在青藏高原外围的平原地区排泄,其中一路水沿着板块之间的缝合带自西向东排泄,经过阿拉善、鄂尔多斯、华北平原、大兴安岭等地区。

  根据深循环理论,在内蒙古高原造山带及周边地区的断裂带、火山口等地质构造中,就可能找到深循环地下水。依照这个理论,只要寻找到位于深层水循环“天然通道”上的火山口等导水构造,就相当于找到了水流的出口。陈建生说:“在沙漠中找到水,也证实了地下水存在着深循环形式。”经检测,8口井的水质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水中富含锶、偏硅酸等对人体有益的诸多矿物质,既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又具有极高的商业开发价值。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曾广铨福建省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 周佩明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 印根权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