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污水直入县污水处理厂
一进入石家庄市赵县新寨店工业区,驶下308国道不过数公里,远远地,记者就闻到了浓烈的化学品气味。
位于该工业区内的石家庄同心致远化工有限公司亦是此前国家环保部公布的利用渗井、渗坑进行违法排污而遭查处的的河北省6家企业之一。
“同心致远化工有限公司”招牌已经被“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字样的红色条幅巧妙遮盖。
值班人员告诉记者,企业早已停产,除了值班留守人员外,工人都已“放假”。
记者从赵县环保局了解到,2013年2月,国家有关督导调查组根据举报线索对石家庄同心致远化工有限公司涉嫌利用渗井排放工业废水违法行为进行检查。
2月26日,通过现场挖掘、勘探,初步判定:在该企业车间西门南北两侧各有一口渗井,北侧渗井周边及内壁没有发现其他联通管道,渗井深5.6米,用内径28厘米、外径36厘米、壁厚4厘米、长80厘米的水泥管贯通井底,掀开井盖有较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南侧渗井井深4米,用碎石子及建筑泥沙掩埋。
赵县环保局随后对同心致远化工有限公司下达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作出处以50万元的拟处罚决定,4月2日,根据案情进展,该公司放弃了听证,4月10日,环保局向企业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4月16日,该公司交付了行政处罚金。
3月7日,为掌握该公司周边地下水污染状况,石家庄市事故处理小组和赵县环保局对该公司周边320米范围内4眼水井提取水样8个,送石家庄环境检测中心和北京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进行检测,经检测,未检出该企业特征污染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表明此次污染事故没有对厂区周围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
2月27日至28日,当地公安机关以同心致远化工有限公司涉嫌环境犯罪立案调查,并对法定代表人梁建丰予以刑事拘留。
经梁供述,在2010年6月至11月生产设备调试期间,曾向井内排放过工业废水和地面冲洗水,生产设备调试完毕后就没有再向井内排放,并与2010年11月对井上方全部地面进行了硬化,在两口井上分别修建了事故收集池和真空泵房。
目前,石家庄同心致远化工有限公司已经停产。
记者注意到,除了同心致远化工有限公司,作为省级重点工业区,新寨店工业区内还有石家庄金龙化工有限公司、河北灿日化工有限公司、河北华润药业有限公司、普力制药有限公司、石家庄中硕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化工、制药(兽药)企业。
一位工人告诉《法人》记者,新寨店工业区建成后,随着多家化工、制药企业的入驻,村民们在得到就业基建等实惠的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空气质量遭污染,过去清香的泥土味、庄稼青草味被飘来的刺鼻难闻的化工厂气味取代;地下水被污染,过去机井里流出的清冽甘甜的地下水现在混着说不清的味道。
据了解,赵县为了解决当地水污染问题,将新寨店工业区、玉米生物产业园、赵州镇工业区等污水管网与市政污水管网接通,统一纳入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以期确保实现达标排放。
村民董民(化名)也说,赵县里为了解决地下水的污染问题,曾在新寨店工业区铺设了通往县污水处理厂的管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发现,县污水处理场日处理污水的能力并不是很大,也不是每天在运转,而新寨店工业区的化工、制药企业却每天都在生产,那么工业区的污水到底是怎么处理的?为什么建了污水处理场,这里地下水污染的状况不但未减轻甚至更严重了?
白洋淀不解渴也不解污
2006年,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被誉为“华北之肾”的白洋淀因水体严重污染发生大面积死鱼事件,该事件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此事件也成为河北省问责环境违法责任人及治污不力官员的滥觞。
保定市自白洋淀水体污染后开始就陷入了治理污染、污染、再治理污染的怪圈。
2005年12月,保定市和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开行”)签订了一项协议,拟向亚开行贷款9600万美元,治理白洋淀污染问题。保定市和河北省为治理白洋淀制定了一个10年规划,总投资超过80亿。
白洋淀上游大修蓄水工程,加之调蓄不当的原因,加速了淀泊的消亡。缺水和污染,白洋淀的湿地功能在日益退化。
近十年,由于干旱少雨,白洋淀主要靠上游水库调水济淀。水利部曾先后多次从西大洋、王快等水库上游水库向白洋淀补水调水,即便这样,白洋淀还是数次干淀,水位持续下降,多次处于干淀状态。
随着水危机不断加剧,黄河以北相当一部分地区农村和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已陷入了靠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和大量超采地下水来维持的困境。
地下水的长期超采,已导致一些地区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和地面的沉降、裂缝。
无水入淀,却引来了污水入淀。
据了解,只有拒马河、府河常年有水进入白洋淀,而府河又是保定市排放污水的一条污水河。代替自然河流的是,白洋淀周围建造了防洪坝,成为了人为的储存洪水和污水湿地水库。
当时白洋淀污染最严重的时期在1988年到1992年前后,当时保定市的化纤厂、造纸厂、蓄电池厂和石油化工厂等企业,成为主要的污染源。
至今能够进入白洋淀的依然是周边城市生活污水和城市污水处理水。像满城县众多的造纸企业所排放的工业废水处理水,纵然经过达标排放,也是具有污染指标的劣水。
白洋淀的旅游业和湿地产业也因为缺水和污染受创。
白洋淀的水质变化,首先直接影响了周边曾以打鱼为生的渔民生活。20年间多次干涸、水质变坏的湖水,已经不能提供丰富的鱼类,使得超过一半的白洋淀渔民失去了打鱼的生计。而上游和周边污水的加速度排放,也使曾经清澈的湖水,污染严重。导致旅游业遭受损失。
在白洋淀,随处可以看到往湖中扔弃生活垃圾的现象,发展旅游以后,风景区大搞机动船,带来了新的污染。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白洋淀从被动引污的污染到自身生活旅游垃圾和机动船的污染。
白洋淀再也回不到从前。她像一位年迈的老妪,被动的生存,等待南水北调工程竣工后对其输液的再次青春勃发。
华北地下水污染背后
地方政府在盲目追求GDP后遗留的后果之一就是对环境的污染,而环境的污染是不可逆的或者修复的成本极高,现如今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扭转这一态势,这将考验有关部门的决心
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水利部近日联合印发《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来遏制华北地下水污染,这一动作足以说明华北地区地下水污染现象之普遍与程度之深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其复杂程度远非如此。
触目惊心的污染
2013年5月9日,环境保护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开展华北平原排污企业地下水污染专项检查的情况,有55家企业存在利用渗井、渗坑或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排放、输送或者存贮污水的违法问题,其中天津5家、河北6家、山西1家、山东14家、河南29家。
随后5省市分别公开了利用渗坑、渗井排放的环境违法企业名单和有关信息。
一时间,舆论将本来就很敏感的环境保护话题推向了风口浪尖。
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44%受污染,可直接饮用的浅层地下水仅占22.2%
上述《方案》描述,“初步调查表明,华北平原局部地区地下水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主要污染指标为汞、铬、镉、铅等,主要分布在天津市和河北省石家庄、唐山以及山东省德州等城市周边及工矿企业周围;局部地区地下水有机物污染较严重,主要污染指标为苯、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南部郊区,河北省石家庄、邢台、邯郸城市周边,山东省济南地区——德州东部,河南省豫北平原等地区。”
有报道称,2006年开始,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环境地质环境研究所历时5年完成了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结果显示,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且污染较为严重,未受污染的地下水仅占采样点的55.87%,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地下水高达44.13%;深层地下水综合质量略好于浅层地下水,污染较轻、未受污染的深层地下水达87.14%。
调查显示,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几乎无Ⅰ类地下水,仅在大清河冲洪积扇零星存在,直接可以饮用的Ⅰ~Ⅲ类地下水仅占22.2%,经适当处理可以饮用的Ⅳ类地下水占21.25%,需经专门处理后才可利用的Ⅴ类地下水占56.55%。
深层地下水综合质量分布基本与浅层地下水类似,但综合质量略好于浅层地下水。其中,直接可以饮用的Ⅰ~Ⅲ类地下水占26.45%,经适当处理可以饮用的Ⅳ类地下水占23.13%,需经专门处理后才可利用的Ⅴ类地下水占50.42%。氟化物、碘化物和溶解性总固体等原生指标是地下水质量差的重要原因。
谁是“凶手”
《方案》指出,海河流域受污染地表水入渗补给是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2010年,海河流域废水排放量高达49.73亿吨,未达标的断面比例为60.6%,污染严重的河流渠道、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以及不达标的再生水灌溉区等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显著。
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污水三者形成了污染的三大“罪魁祸首”。
华北平原石油化工行业(包括勘探开发、加工、储运和销售)、矿山开采及加工、生活垃圾填埋场、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和填埋场、高尔夫球场等重点污染源对地下水产生点状、线状污染,部分中小型企业产生的废水未加处理通过渗井、渗坑违法向地下排放,直接污染地下水。
此次华北6省市地下水污染专项检查的56家违法企业就存在利用渗井、渗坑或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排放、输送或者存贮污水的违法问题。
负责《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的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张兆吉等人曾撰文指出,农业超量使用化肥、农药,对地下水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华北平原年施用化肥总量约为6.58×106吨,农药总量约为6.56×104吨。过量施用的化肥和农药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排水和地下渗漏,大量进入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政府监管不严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主任王灿发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说,大部分环保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政府为了发展GDP和就业对这些企业采取姑息的态度。政府不让管,那么环保部门也不敢管。
王灿发强调,环保部门的腐败导致了监管不严。“因为治理要花钱,企业把很小一部分钱塞给环保部门,他就不管了,比如在浙江处理了很多那样的环保官员,就是贪污受贿的。”
曾经有一受害村民向王灿发举报当地排污企业:村里有工厂高墙大院,本地人不受雇于其中。“然后谁也进不去那个院子,都不知道里头生产什么。”村民们闻着奇怪的味道,然后地下水不好吃,但始终不知道在生产什么。
执法不严,成为了一个治污难题。
王灿发向记者表示,国家法律规定造成污染要承担刑事责任,公安机关要是抓一些排污的人,偷排也会有所改观。“别说判刑,拘留他几天都害怕了,环保部门发现了排污者但没向公安部门移送,当地的检察机关也不积极地去起诉。”
治污之路
《方案》提出, 2015年初步遏制华北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城镇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状况有所改善。方案的出台,意味着众所关注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将在华北平原率先突破。
地下水被污染,非一朝一夕之力能治理。
2012年10月,环保部通过了《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2-2020年)》。国家将为此投入200亿元的专项治理资金。2013年3月,此《方案》最终获得国务院批复,并被媒体喻为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治理的“第一处方”。
王灿发建议,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的企业需付出代价,对于造成的损害要进行赔偿。
“这个赔偿要比罚款的钱多,要让他付出代价。”另外就是造成污染的要让他进行环境修复或者恢复,土地污染的换新土,地下水污染的抽干净了。要真正这么做下去也就起作用了。这考验的是地方政府的决心。
在王灿发看来,政府还需建立良好的公众监督机制和完善的举报机制,环保部门多一双眼睛,监督就会更有效更全面。
王灿发认为,环境公益诉讼应该建立,民间组织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现在的惩罚机制都是一次性而非按日处罚。“要把按日处罚规定在法律里头,多排一天就多罚一天的钱。”
此次四部委联合出文遏制,彰显了中央对于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视。
但不转变观念,治污之路将可能停滞不前。王灿发告诉记者,必须在各级政府中间明确环境保护优先。原来重经济轻环保的观念现在应该转变成环境保护优先,在考核领导干部的时候不看GDP而看环保质量是否达标。
全国人大代表、国土资源部应用地球化学室主任王学求曾表示,目前当务之急是要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对一些污染严重的新建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尤其是小型的造纸、化工、炼油等项目。对已上的项目,建立污水处理项目,对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要实行限期治理。要坚决杜绝因设施、管理等方面造成污染现象的发生。
“应加强水质监测网络建设并定期公布监测结果,使之动态化和透明化,真正落实污染者为污染治理买单的措施,做到谁污染谁治理。”王学求说。
2013年“两会”期间,“中国梦”屡次被提及,华北地下水污染能否阻碍“中国梦”的实现,这将考验当局者的决心。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出现越来越多的癌症村,其中肺癌、肝癌、食道癌、直肠癌、胃癌是五大高发的癌症,此专题解答网友们关注问题:肺癌、肝癌、食道癌、直肠癌、胃癌的早期症状,以及癌症患者的饮食!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