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场村付加营组临近龙门乡政府,沿着古汉一条街便可到达,挨山建有一排房屋。村民付健华在村内负责物资运送,也参与村内巡逻工作。他告诉记者,村内90%房屋在地震中出现裂缝,已不能住人。
昨日,青龙场村原本用于种庄稼的田垅上,200多个蓝色救灾帐篷已经搭起,付家营小组和牟伙小组近900人转移到了帐篷中居住。
村民李现红回忆说,26日上午8点,住在帐篷里的弟媳张芝容一家,因为周边帐篷的临时厕所里上厕所的人太多,张芝容于是和5岁的儿子小思一起,回到自家危房里方便。但就在那时,一场余震突然而至,厕所断墙倒塌,将小思砸倒。“本以为躲过4·20成为幸存者,却因为大人的一时疏忽,孩子永远离去。”
芦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余万俊透露,目前区住建部门开始组织专家,对村内的房屋受损进行鉴定。但全县将近1000平方公里,危房全部鉴定完毕尚需时日,震区村民要加倍小心,没有重大的需要,不要靠近已出现裂缝或有倒塌征兆的房屋。
现场调查
数量少、卫生差,厕所难满需求
不少人冒险前往楼体已经开裂的教学楼内方便
目前,芦山县城尚未恢复正常供水,加之众多居民的房屋成为危房无法使用,公厕问题显得很紧迫。
地震发生后,芦山城区能够使用的公厕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当地政府机构及相关单位尚未成为危房的厕所;二是各灾民安置点内救援机构设置的流动简易厕所;三是当地居民在荒弃山头自行挖掘搭建的简易厕所。
最近几日南都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城区内以上三类公共厕所无论是提供数量还是使用效果都无法满足需求。
第一类公厕,芦山县人民医院相应保障清洁最为完善,在门诊大楼一楼右侧的公厕外,医院方面专门准备了多个水桶,供使用者洗手及冲洗厕所。但由于蹲位有限,使用者时常都要排起长队。除此之外,其他地点的类似厕所,都因为无法冲洗,在多日使用后,人员根本无法入内。
第二类公厕,目前主要设置在城区相应人员集中的安置点附近。虽然救援单位已陆续安置多个流动简易厕所,但因为缺乏必要的清洁维护,很快都无法使用。昨日下午,在县城体院馆附近东风路上,2名女生前往设置于此的流动简易厕所,但在打开门的那一刻,随着一阵惊呼,满地的污物迫使其最终选择放弃。
第三类公厕,当地居民因地制宜,选择在靠近安置点的荒弃山头上通过挖坑搭建而成。
昨日清晨,位于芦山中学内的安置点,随着起床的脚步,众多在此安置居住的灾民、救援人员、学生都开始使用厕所。尽管安置点内有多个流动简易厕所,但因为缺乏清洁管理,大部分已无法让人驻足。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只能冒险选择前往那些楼体已经开裂的教学楼内使用厕所。
针对目前芦山城区公共厕所方面相关情况,芦山县住建局下属城投公司副总袁杰介绍,目前主要还是管理人手缺乏的问题,之后将协调人员对相应公厕进行管理。同时,从外面紧急运送过来的新流动简易厕所将在最近两天加紧装配并投入到各安置点内。
记者还在多数乡村点了解到,临时安置点多数未设置临时厕所。在芦山县芦山河大桥附近的金华路160号楼房的对面马路上,村民赵东称,占用道路上的帐篷是24日才搭起。他所在帐篷周边有另外8户,但村民上厕所还是到对面的房屋去上。
“先是解决住和吃的问题,上厕所的问题再来解决,自己小心是必须的。”赵东说。
120个帐篷 仅配两个粪坑
南都记者昨日走访付家营组帐篷点发现,接近120个帐篷里,住了约550余名村民。在这120个帐篷圈直线距离不到10米的范围内,设有两个用黑色帐篷搭起来的粪坑。
>>>进入四川雅安7级地震特别报道专题: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截至目前,遇难人数超过150人,19人失踪,雅安5500多人受伤,累计造成38.3万人受灾。我们不能阻止地震,但我们能阻止更多的伤亡,一起来学习如何自救和救人。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