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邵占维同志在出席全国两会期间,于3月6日上午9时许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15时26分在北京不幸病逝,终年58岁。
当日上午9时,全国人大浙江团第一次小组开始审议报告,原本应该主持讨论的浙江省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邵占维却迟迟没来。有关人员去邵市长的房间敲门,却一直没反应。开门进去后才发现邵市长已经心脏病发倒地不醒。随后紧急抢救,终因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据专家诊断邵占维市长的死因为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源性猝死。
图:3月5日下午邵占维市长最后的发言
恶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主因
据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中心专家顾菊康介绍:正常人的心脏按照一定的节律稳定而有规律地跳动,心跳频率为60-100次/分钟。当心跳的频率过快或过慢,又或者心跳的节律不规律时,即发生了心律失常。其中恶性心律失常的症状多种多样。
据临床研究发现,心脏病并发的心律失常可出现心悸、气促、心衰和休克,部分患者有头晕的症状。在心内科接收的急诊病人中,最常见的则是房颤,它可以说是最乱的心律失常。当发生房颤时,心房只能颤动而不能进行完整有力的收缩,从而失去了辅助将血液从心房送入心室的功能,心室输出血量减少会使患者心悸、憋气、头晕等,可以诱发心力衰竭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时,甚至会引发心脏骤停,导致猝死,药物常不容易控制,需要立即除颤和急诊抢救。
高危人群要避免被心源性猝死“突袭”
据一起工作的同事说:邵占维市长这些年一直踏踏实实,一心一意的为百姓谋福利,被称为“实干”的模范。由于平时工作繁忙,邵市长经常加班加点。当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吃着药也要坚持工作。“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超负荷工作等,都是引发心律失常的直接导火索。”顾菊康大夫说。
“除此之外:以下几种也被称为心律失常的高危人群。”顾菊康大夫指出:1、运动员、行政管理人员等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下的人群;2、缺乏活动的人群;3、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的人群;4、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糖尿病的人群;5、所有心脏疾病的人群。“这些高危人群都应该对心源性猝死提高警惕,在注意休息,减轻工作压力的同时,及时预防心血管危险因素,适当加强运动,避免被心源性猝死‘突袭’。”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