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胎十月,她们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为了孩子,她可以躺在床上足足3个月进行保胎,为了孩子,她可以忍受肿瘤在腹中成长的痛若。为了孩子,她可以付出一切。
正是在母亲的呵护下,我们才能够健康生活,幸福成长。而我们为人子女,更要懂得尊重母亲,爱护母亲,照顾母亲。让我们对普天下的母亲说一句:祝您健康平安!
病床“倒挂”100天产下“珍贵儿”
记者武文博报道昨日上午,初为人母的孙晓娇在病床上第二次看见了出生仅两天的女儿。她抱着女儿泪流满面。这个孩子是她几近“倒立”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足足3个月,宫口两次开两次缝合后才保住的,全家人都说,孩子来得太不容易!
今年9月的一天,怀孕6个月的26岁孕妇孙晓娇和丈夫胡楠到妇儿医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医生意外发现患者早产迹象明显。
该院妇产科主任鲁海燕说,如果晚发现半天时间孩子就保不住了。
为了保胎,孙晓娇把臀部和双腿垫高,几近倒立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吃喝拉撒都在床上。看着妻子受这么大的苦,胡楠很是心疼。这个从没做过家务的26岁小伙子守在妻子的病床边寸步不离,悉心照顾。
在“倒挂”100天后盼到了分娩的时候,12月18日下午3时16分,妊娠36周的孙晓娇终于剖宫产下6斤4两的女儿,母女平安。由于孩子早产,女儿出生后在手术室跟妈妈匆匆见了一面便被抱到新生儿病房吸氧。
昨日上午,孙晓娇再次看见了出生仅两天的女儿。保胎再疼再苦她没流过泪,当抱着这个来之不易的珍贵儿,孙晓娇第一次泪流满面。胡楠说,“女儿长大后一定要告诉她,妈妈为了她所付出的辛苦。 ”
腹生6斤肌瘤差点引发大出血
医生表示,巨大的瘤体只比孩子稍微轻一点儿。
记者胡宜男报道昨日上午10时许,准妈妈张娟(化名)被推进了手术室。在经历了几个月疼痛煎熬后,她终于要与腹中的孩子见面。而想见面谈何容易,张娟腹中一个重达五六斤的瘤体可能随时引发大出血,她的生命有可能受到威胁。
张娟今年32岁,怀孕前就查出患有子宫肌瘤,但当时瘤体很小,直径只有4厘米,并不影响怀孕。怀孕初期,张娟也没有觉得异常。直到怀孕5个多月时,她突然感到右下腹疼痛,有时好像抽筋儿似的,疼得忍不住。
彩超检查后,医生发现她的腹中竟有个巨大的子宫肌瘤。鞍山市中心医院产科医生张潘军介绍:“瘤体巨大且上面有比成人小手指还粗的血管,很可能造成流产、胎死腹中或者早产。 ”
为了保全孩子,张娟一直保胎,并在医生的监控下控制瘤体生长。直到昨日,根据月份和医生检查结果,判断腹中胎儿已经肺成熟,可以进行剖宫产了。
经过手术,张娟产下了一个6斤6两的男孩,母子平安。
手术中,医生发现这个巨大的肌瘤近6斤重,与孩子大小相差无几。
张潘军医生提醒,目前30岁以上的女性中20%患有子宫肌瘤。怀孕期间如果发现长了子宫肌瘤,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掌握胎儿和肌瘤各自的生长情 况,及时采取措施。如果瘤体不大可不用手术,如肌瘤已经阻碍胎儿生长就需要到正规医院详细检查及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怀孕期间为了避免肌瘤猛长,应尽量少 吃羊肉、鸡蛋和虾等。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