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之外的问题占一半比重
“一个真正的手术的成功,是手术成功之后,这个人能被社会接纳、能融入到社会里面去”
中国著名整形外科专家、寒冰冰的主刀医生陈焕然,是中国最早实施变性手术的专家之一。至2004年前后陈医生收手不做变性手术,中国已施行变性手术约300例,其中80%出自他手。迄今,据陈焕然估计,全国实施的变性手术不到1000例。
变性手术,消歧称呼应当叫做“性别重塑外科手术”。相应地,变性人,消歧称呼应当叫做“性别重塑者”。陈焕然介绍,性别重塑外科手术是一个系统工程,单纯从整形外科技术方面来说,主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面部轮廓的重塑、胸部的重塑、颈部的整形,以及会阴部的整形,需要至少半年甚至几年时间才能真正完成。
世界上第一例性别重塑手术始于1931年,中国始于1986年。
这是一种什么病,病因是什么?
这个病叫易性癖病。确切发病原因,至今还不清楚。目前有生物学学说、两性体学说、心理学学说等多种学说试图解释这种现象,但都未获共识。不过有一点可以证实,这种病并不是单纯的性身份障碍性心理疾病,它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
在我们近20年的临床工作中,接诊这类患者近万例,大多都能追问出此类病史:幼年由于性心理和人格的发育出现偏差,导致性别的自我认知发生逆转,随着青春期到来,这种心理状况得到加强,患者强烈地感觉到自己是异性,并且深信不疑。
它的发病率怎样?有没有性别、年龄等差异?全国大概有多少人有这种病?
中国内地还没有易性癖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但从我们接诊和咨询的情况看,这个病分布广泛,可见于不同民族、职业、年龄;发病率粗略估计为1/(5?8万),且男女比例相近;全国总发病人数估计在25?30万。
对于这个病,手术治疗的效果如何?
这个病到目前还有四大问题没有解决:
一是病因不明。现在不清楚病因,所以对它的治疗只能是对症治疗。将来搞清楚它的病因,我们就可以对因治疗,那么就避免了实施变性伤害这么大的一个手术,才真正是这一群体的福音。
二是没解决发音问题。男孩的声带很厚很松,女孩的比较紧张比较薄,这个很难通过手术或药物来调整。
三是生育问题。我们做的变性病人有40多个结婚的,但是其中有一大半又离婚了,主要就在于他们不能生孩子。
四是内分泌问题。现在做一些性腺比如说卵巢睾丸的移植,还不能成功,也就是他们手术后内分泌的问题,必须靠外源性的激素才能解决。
这四个问题没有解决,对这个病的治疗效果还不是令人满意的。因为它不能真正做出男人或者女人,从外形上是完全的男人或女人,但是从功能上还远未达标。
据你了解,患者的术后生活怎么样?
术后回访的结果,至少百分之六十,他们的生活是很糟糕的。
做完手术的人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是受过高等教育、术前已具备较高社会地位、收入的人,这类人术后照样过得很好;中间层是术前有生意、有积蓄的人,他们术后也过得不错;底层的就是在乱七八糟的酒吧跳艳舞啊,甚至做什么职业的都有。
社会不接纳,父母不让回家,他自己又没有谋生能力,做手术把钱花光了,生理上又有很多创伤要慢慢愈合。在这么多的不利条件下,他怎么能跟正常的男孩女孩去竞争呢?那么就注定一多半人活得比以前惨。
所以我一直主张抬高手术门槛。不是不让他们做手术,是逼他们在手术前就要给自己的未来有个良好的规划。以前我要求接受手术者必须接受过高等教育,被好多人骂搞教育歧视。没受过高等教育也行,但你必须要让我相信你在手术之后能养活自己,不成为社会、家庭的负担。一个真正的手术的成功,是手术成功之后,这个人能被社会接纳、能融入到社会里面去。
今年6月,卫生部印发了《变性手术技术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对实施变性手术的医院和医生设定了最低标准,对变性手术患者设定了必须要满足的条件。我建议将这个意见稿扩大到完善社会制度上,卫生部门、司法部门还有民政部门,几个部门联合出一个规范。这个病,医疗之外的问题至少占一半比重,要由社会上的有关部门来关注才真的有意义。
(实习编辑:李晓飞)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