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海口工商怎收场?农夫山泉“砒霜门”事件追踪

2009-12-09 09:43: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在“农夫山泉、统一”食品安全事件中,法律界、卫生行政部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等“第三方”有关人士对此事纷纷发表看法:抽检程序“偷工减料”,职能部门知法犯法,这场给执法公信力、受害企业、消费者造成重大影响的“问题饮料”风波如何收场?

  在“农夫山泉、统一”食品安全事件中,法律界、卫生行政部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等“第三方”有关人士对此事纷纷发表看法:抽检程序“偷工减料”,职能部门知法犯法,这场给执法公信力、受害企业、消费者造成重大影响的“问题饮料”风波如何收场?

  海口市工商局已承认工作“失误”。至今为止,“误检”原因仍是谜团。近日,国家工商总局责成海南省工商局查清此事,有关部门已成立相关调查组。“失误者”是否清白,人们拭目以待。

  12月2日,海口市一家超市的工作人员按照海口市工商局的通知,重新将饮料上架。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摄

  检验程序到底有没有“偷工减料”

  对于海口市工商局传来的3款饮料“总砷含量超标”全部合格的消息,农夫山泉对这一结果的回应是“不予认同”。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说:“海口工商局无论是初检还是复检,程序严重违法,省去了一些重要的环节,我们不会接受‘非正义’程序产生的任何结果,因为我们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再次重演。”

  初检的检验机构曾表示,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3款抽检产品总砷含量超标的检测符合正规检测程序,并表示可对检测结果负责。

  记者近日采访了法律界、卫生行政部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等“第三方”有关人士,多数人认为在这场“问题饮料”风波中,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海口市工商局在检验程序上有严重漏洞。

  在初检环节,海口市工商局人员自行抽样,而没有与检测机构、企业三方会签确认,“总砷含量超标”的初步检测结果也没有通报农夫山泉,也未告知农夫山泉有提出异议的权利、以及申请复检的权利,并把样品备份自行留下。初检过后,农夫山泉应有权提出复检,并有权和海口市工商局一起确认复检的样本并选择复检机构,可这些环节都被略过了。

  长期从事食品安全检验的浙江省食品安全监察专员胡德基说,根据自己以往的工作实践和程序看,一般都是在初检中需要与被检单位确认,核准这个批次的产品是不是被检单位的产品,毕竟市场中假冒的情况时有发生。“我们在消息发布前,要给企业提出复检要求的机会,否则是绝不可能草率发布消息的。”胡德基说,“要知道,如果程序不合法,结果就有可能被推翻,而且被检单位是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

  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行政法研究会副会长胡建淼教授说:“从法律上讲,检验的程序、实体都违法,没有走完初检、复检的法律程序,有关部门就匆忙对外发布结论,而且这一结论又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陈柳裕研究员说,程序正义是任何行政机关应该严格恪守的底线,只有程序公正,才能获得结果的公正,不能为追求结果而忽视程序正义。

  执法者何以“知法”又“犯法”

  面对诸多涉嫌违法行政的质疑,海口市工商局不知道相关法律法规吗?

  《食品安全法》刚刚颁布不到半年时间,在这次事件中,海口市工商局直接发布检验结果消息,就被指称涉嫌违反第82条规定。按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相关信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布。其中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也可以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公布。县级质监、工商等部门可以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

  浙江省卫生厅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这次事件从其影响上看,绝非“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应属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发布权限应该在省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海口市工商局并没有真正的发布权,这属于越权越级。

  更让人不理解的是,海口市工商局简化程序的做法,违反的却是本系统的法规。国家工商总局今年9月刚刚公布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其中规定被检验者对检验结论有异议,可以说明理由申请复检,复检机构由复检申请人自行选择。“如果说海口市工商局对别的部门法规不知晓,对刚刚公布的本系统法规难道也不知道吗?这显然说不通。” 一位法律界人士说,

  “从管理上讲,工商局对外宣布初检的消费警示,接着又说错了,体现了执法的不严肃和随意性,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这一违法的行政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胡建淼说。研究人员认为,从行政法治角度看,这次教训非常深刻,是一起非常典型的法治案例。当前社会追求的法治首先是行政机关要带头守法,而不是带头违法。

  谁来证明“失误者”的清白

  常喝农夫山泉饮料的一位杭州消费者说:“抽检程序偷工减料,海口市工商局知法犯法,最后又仅仅是一句‘失误’了之,这一事件太过蹊跷,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失误’的执法人员背后有没有渎职、腐败行为?有关部门应尽快介入调查,给消费者一个说法,不要让这场食品安全风波,谜一样地开始,谜一样地结束。”

  负责农夫山泉两款饮料初检的检验机构——海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测技术中心,不仅具有国家权威部门颁发的相关证书,还具有“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的项目检验资质。且今年9月23日该中心的检验设备刚刚通过一年一度的仪器计量校准检测,检验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况。同时,进行此次检测的检测人员是具有十多年经验的高级工程师。

  可恰恰是这样“高、精、尖”的初检最后却被复检所否定。为什么用先进科学仪器却检验出现了不科学的结果?到现在为止,复检报告都出来了,可媒体和社会公众还没有看到初检报告。这让人不由质疑:“问题饮料”的出笼已不是单纯的技术失误,背后是否还有别的“非技术因素”?有业内人士认为,农夫山泉在国内有许多针锋相对的竞争对手,此次事件是否存在幕后“推手”也是值得进一步关注的。

  北京一家保健品生产企业也刚刚遇到了一次“莫须有”的事件。“竞争对手向执法机关用虚假材料举报我们公司的产品质量问题,还挂在政府部门网站上。而且这些行为都没有通知我们,我们是从客户反馈才知道这个情况的。尽管现在这些事情都已得到澄清,但却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这种利用政府公权‘说事’的操作手段与农夫山泉、统一的遭遇十分相似。”这位企业负责人说。

  此次“农夫山泉、统一”事件中“失误者”究竟是谁?“失误者”背后是否存在人为操纵?究竟有没有渎职受贿等腐败行为?如果没有的话,谁又能证明其清白?这些都需要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彻底查个清楚。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科研之男人眼中女性的魔鬼身材(专题)

  熬夜族(夜猫子),你睡着了吗?

  奇闻之“伟姐”有望两年内面世(组图)

  揭秘农夫山泉、统一“砒霜门”事件

  揭秘!一天250次性高潮的女人(图)

(实习编辑:林艳金)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