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9月26日,洪水逼进宁明县那堪乡时,该乡卫生院8名医护工作人员与5名病人被困在卫生院大楼中。两天两夜,48小时的患难与共,生死相依,医护人员与病人谱写了洪灾中的人间大爱。
乡卫生院被水围困
26日凌晨3时许,那堪乡卫生院值班人员接到一个紧急的电话:该乡迁隆村一名产妇即将生产。医护人员跳上救护车,向12公里外的迁隆村驶去。可只走到一半,便因洪水猛涨,道路被淹没而不得不放弃。
得到消息后,卫生院
院长农富金赶忙趟过齐膝深的水来到卫生院,通过电话指导两名村医接生。
凌晨5时许,村医打来电话,该产妇顺利生下一名女婴,母女平安。农富金松下一口气,正准备休息时,突然接到值班人员
报告,不断上涨的洪水,就要浸入卫生院了。
此时,卫生院里包括农富金在内,共有8名医护工作人员,另外还有5名病人:刚刚产下一子的黄云丽,待产的黄海燕及重病的利琼珍,另有两名住院病人。此外,还有5名病人家属以及黄云丽的新生婴儿。
紧急转移急需药品
“马上转移病人,搬移药品!”卫生院的药库位于一楼。将病人转移后,医护人员马上投入到抢救药品的行列中。
“先搬止血药、止痛药、
急救药,还有退烧药和抗菌药。”农富金大声指挥着,这些都是产妇生产时必备的药品。根据几十年的就医经验,农富金判断,在洪灾中可能会出现不少高烧和拉肚子的病人,退烧药和抗菌药到时肯定能派上大用场。
正是这些药品,在接下来的两天中,为医护人员大显身手留下了“弹药”。
尽管所有人都奋力往2楼搬运药品,但洪水涨得太快了。26日上午6时,洪水涌入卫生院一楼,不久便将来不及转移的药品吞没了。
就在农富金等人为药品被泡心疼不已时,猛涨的洪水让医护人员再次忙碌起来。农富金再次组织医护人员,向3楼转移病人。
在3楼设临时病房
26日晚7时许,洪水涨到了卫生院2楼。紧张的病人家属围住农富金:“水要是还涨怎么办?”
农富金看了一眼3楼天窗,坚决地说:“搬到楼顶!”在此之前,农富金已向宁明县卫生局报告,卫生局局长黄干标指示:“无论如何,要确保病人的安全!”
将病人转移到乡政府,可政府没有急救药品;转移到可通往江州区的那钱村,可绵延3公里的汪洋大水,几乎注定了这不可能。
农富金决定依靠卫生院的力量,与病人一起共闯难关。
卫生院3楼右侧是护士翁全芳、林婉梅共住的一间宿舍,另一间是副院长的宿舍;3楼左侧有3间房子,两间被临时用来存放药品等物。农富金决定,将其中一间宿舍用作3名女病人的临时病房;副院长潘石坚的房间,则留给年纪较大的
外科病人廖某住;其他所有人员都在空旷的中间地带休息。
救命蜡烛照亮病人
在搬运药品时,护士小林找到了5支蜡烛。26日晚饭时,用掉两根蜡烛后,农富金说:“黄海燕随时有可能分娩,病人也要用蜡烛。这3支蜡烛是救命蜡烛,必须经过我同意才能使用。”
当晚,在临时的
妇科病房中,微弱的烛光不时亮起;几米外的空旷休息室则黑漆漆一片。由于被困,黄海燕等人的情绪十分紧张,已劳累一天的妇科
医生农晓宁来到临时病房,与病人聊天,“不管怎样,我们绝不会丢下你们不管”。让农晓宁等人安心的是,经过紧急救治后,妇科重病病人利琼珍的病情当晚得到了缓解。
窗外,洪水奔涌的声音传过来,早已得知照明已成难题的病人,也格外地珍惜这3支救命蜡烛。黄云丽的家人,不时要起床照看初生的婴儿,为节约蜡烛,只有这时,黄云丽的家人才点亮蜡烛,“她(黄海燕)随时可能生产,我们不能浪费蜡烛”。
当晚,在临时妇科病房,3支蜡烛还剩下一支半。
26日晚,大家都睡着了,农富金独自坐在3楼楼梯口观察洪水水位。27日凌晨2时许,看到洪水稍稍退了些,他才回到3楼休息。
扔掉猪皮又捡回来
除了病人的安危,另一个让农富金头疼不已的问题是如何解决19名被困人员的吃饭问题。在两名医护人员的宿舍里,农富金找到约5公斤大米,外加几根蒜苗。此外,翁全芳和林婉梅的房间里还有小半罐煤气和一小瓶萝卜干。
26日早餐和中餐,19人就着萝卜干,喝了一肚子粥。27日下午,在清理2楼的冷藏柜时,有人发现了约1.5公斤猪肉和3根排骨。这是卫生院一名工作人员25日买回的。
农富金当即决定,将3根排骨分给妇科的3名病人增加
营养。这3根排骨还要省着吃,每顿只能吃一根。
当晚,负责炒菜的翁志忠将猪肉炒了,这是大家当天吃得最香的一顿。由于猪皮太厚,以为洪水很快就会退的翁志忠,将猪皮割下扔进了垃圾筐。
27日,洪水仍没有退却的迹象。此时,萝卜干也吃完了。当天做早餐时,眼看大家就要喝白粥了,翁志忠想到了垃圾筐里的猪皮,只好又捡了回来。
27日中午,一条约大拇指粗细的水蛇爬进了卫生院2楼。原本胆小的护士发现后,马上围上去将它打死。午餐的菜便解决了。
当日下午2时许,一头约40公斤的活猪,被洪水冲到了卫生院2楼的天台外。“捞上来,捞上来!”病人家属和几名医护人员提议,但遭到农富金的反对,“这是老百姓的东西,我们怎么能要!而且,下去很危险”。
看到医护人员没有菜可吃,3名妇科病人跟家人商量:一顿只煮半根排骨,将剩下的半根放在一旁。看穿病人心思的翁志忠
做菜时,将排骨收了起来。
卫生院迎来“洪生”
27日上午11时许,几名武警战士开着冲锋舟,送来左腿严重受伤的病人。原来,这该名病人被洪水困在瓦房里,他从衣柜上掉下来时被锋利的玻璃割断了左腿动脉。医护人员用软梯下到冲锋舟里,很快帮病人止住了血。当天中午12时许,两名医护人员坐上冲锋舟来到那堪中学,为十余名因淋雨而发高烧的学生打了退烧针。
医护人员从洪水中抢救出的药品终于发挥了作用。
28日上午6时,被困在卫生院的19人醒来时,发现洪水已退。被困了48个小时的医护人员,与病人家属相拥而泣。
当天上午7时35分,卫生院妇科病房迎来了洪水退却后的第一名病人——那堪乡南执村庞青梅,6分钟后,庞在卫生院里产下一名2.7公斤的健康女婴。
“就叫洪生吧。”大家纷纷建议。28日上午10时许,一辆救护车来到那堪桥头,将黄海燕与利琼珍接往上思人民
医院。
上车时,两名病人紧紧拉住医护人员的手,不断说着感谢。洪灾,让他们成为超越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此次洪灾中,那堪乡卫生院损失近40万元。29日,正在带领医护人员清扫卫生院的农富金告诉记者,当日上午,卫生院已补充第一批药品。如能通电通水,3天后,卫生院便可恢复就诊。
“洪灾过后,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农富金说,此次被困让他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大爱是人间最珍贵的。
(责任编辑:徐珩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