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名大学三年级的女生,经常做出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割腕!并且,割腕成瘾!她还特地将现场拍摄下来,放在QQ空间让众多网友“欣赏”。令人震惊的是,像这样将割腕当成发泄乐趣的青少年,特别是女生,人数越来越多,网站上甚至有了专门的“割腕吧”,俨然形成一个社会的灰色族群——“自残族”。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正值花季女孩做出这种过激举动呢?在她们的心里,到底有着什么难以逾越的墙?<br><br>
“我像琥珀中的一只昆虫,我需要发泄”
“我现在不割腕了”、“我自救了”。经过多次努力,7月20日,兰纹(化名)终于答应与记者在一家小酒吧里见面,陪伴她的是关系要好的室友。从外形上看,穿着一身休闲装的兰纹与一般女大学生并无二致,只是整个采访过程中,她的脸上很少有笑容。
纹是湖南某民办高校的大学三年级女生,家住长沙市,跟同龄女孩一样,她喜欢上网,喜欢从网上下载一些流行的抒情音乐听。她父亲是长沙市某县局局长,家境优裕。作为父母的掌上明珠,兰纹从小备受宠爱。
上学后,一直以为自己是独生子女的兰纹知道了一个令她震惊的消息:在她之前,妈妈怀过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但都没有成活;生下兰纹后,父母还生下了一个女儿,只是由于计划生育
政策,父母偷偷地将刚出生不久的妹妹“送”给了别人抚养。这些内情,给正处于性格发展关键时期的兰纹心理上留下了阴影。但她强调,那还不至于让她觉得人生灰暗。读中学时,兰纹与被送走的妹妹见过一次面,她并不觉得伤感。
她很少跟我们提及自己的家庭,那肯定是她内心深处的伤疤。”室友说,兰纹在学校很少主动和别人打招呼,寝室的姐妹们有说有笑时,也常常发现她独自支着下巴在发呆。
因为父亲是局长,兰纹从小就见过不少官场上的陋习,兰纹说:“我很反感这些人,为了达到目的,放弃了做人的骨气和尊严。”随着年龄的增长,富足的生活环境并没有让兰纹有优越感,“我觉得自己就像琥珀中的一只昆虫,看似光鲜亮丽,但是没有自己的灵魂。”
此外,兰纹觉得父母给予她的爱也成了难以承受的心理负担:“他们对我太好了,我要什么就给什么,总是说从不图我的报答。”她渐渐发现,自己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就业、生活等,父母早就给她安排好了,她只要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就可以。没有奋斗的动力,也缺乏自主的空间,“无所谓”这三个字成了兰纹的口头禅,在她看来,什么事情都可以用漫不经心的一句“无所谓”来解释和打发。
“看到鲜血汩汩而出,我感到很满足很过瘾”
15岁那年,读高一的兰纹和同学发生争吵,情绪激动的她突然从口袋里摸出一把刮胡子用的刀片,朝着右手腕猛地割了下去。当刀片切开手腕的皮肤时,她感到了一阵剧烈的疼痛,但接着又有了放松感。
那是她第一次自残,从此后她就迷恋上了那种痛楚之后的战栗和放松。后来,她还学会了喝酒。一有烦心事,她就独自或和同学来到小酒吧,点上几支啤酒,闷闷地喝,喝到半醉之时,便忍不住自残。
兰纹的室友透露,第一次发现她割腕后,大家都很震惊,以为她遇到了重大的人生
挫折,都争相安慰她。但她却像没事一样跟着同学来到学校卫生室。进行简易消毒包扎后,她居然继续去找网吧上网。
这样的次数多了,同学们也就见怪不怪了:“她自己都不把自己当回事,好像得了个小
感冒一样。”
19岁时,因为下手过重,兰纹被同学送到
医院抢救。当时,兰纹与另外一个关系要好的女孩一起醉酒,谈到感情问题,两人相约赴死。结果那个女孩自杀身亡,兰纹被同学发现送到医院后抢救了过来。“那件事充其量只是心灵深处的一块伤疤而已。”兰纹不愿讲其中的具体细节。
至今,兰纹的右手腕上有十余道显眼的割痕。为什么如此频繁自残?兰纹说,每隔一定的时间,她就会变得焦躁不安,割腕成了她消极情绪的决堤出口。每次自残后,她都会如释重负,安安静静地过上一段日子,直到下次情绪溃堤来临,又继续重复疯狂的举动。“我不是故意耍酷,也不是作秀,我觉得这是解脱坏情绪的方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