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腼腆的小女孩,还没说话就先红了脸。看到记者手中拿着她写的信,她一下子明白了:“我奶奶和妹妹都在家里,我带你们去。”于是,我们跟着她回到了家,3公里外的下各镇塘头村。
她说,自己可能得“绝症”了
一张床,几个木柜子,棉被、衣服……眼前这间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间,被挤得满满当当的。
“这是我大伯家的房子,我们家的房子已经破得不能住了。”静静一边说着,一边将手指向着旁边更加低矮的一间瓦房,“原来我们家住在这里的,后来爸爸妈妈出去打工了,房子越来越破,还要漏雨,不能住了,奶奶就带着我们,一起住在了大伯家。”
眼前的景象告诉我们,这原本就已是一个很贫困的家庭了,没想到命运再次和这家人开起了玩笑,静静的妈妈王玉香突然病倒了。
去年春节后不久,在陕西宝鸡打工的王玉香发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走不了几步路就累得不行。去年4月中旬,王玉香到就近的医院进行了检查。“她那时觉得事情不妙,给我打电话,说她在医院血常规检查之后,医生又建议她抽脊髓检查,自己可能得绝症了。”这一通电话把大姐王锦玉吓得不轻,她赶紧叫妹妹不用等化验结果了,马上到杭州入院检查。去年4月21日,王玉香被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80岁的奶奶
成了3个孩子的依靠
35岁的王玉香得了白血病!医生说,如果坚持治疗20个疗程,王玉香的病有很大的治愈希望,但如果不坚持,孩子们将永远失去最亲爱的妈妈。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全家人一下子陷入了困境:七八十万元的医药费,叫这个原本已重负累累的家到哪里去找?
“他们在外打工几年,夫妻俩好不容易攒了几万元钱,本想再多存些钱,把家里那间破得不能住人的老房子修一修,没想到又遭遇了这样的不幸。”大姐王锦玉告诉记者,妹妹为了不拖累家里人,几次哭着喊着说不治病了。“看着自己的亲人那么痛苦,我们怎么忍心哪?”
于是,一家人到处奔波,亲戚、邻居,所有能借钱的地方都去借,好不容易坚持到现在,进行了4个疗程,病情基本稳定。但是,在耗尽了近20万元医药费之后,全家再也借钱无门,走投无路。“现在家里完全没有经济来源,可怜剩下一大家子,老的老,小的小,无依无靠,以后可怎么办哪?”说着说着,大姐王锦玉不禁抹起了眼泪。
提起生病的儿媳妇,奶奶也是老泪纵横。“我们老人倒无所谓了,可怜这几个孩子,还这么小,没有妈妈她们可怎么办啊?”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80岁的奶奶一直坚持做手工活,缝制一些玩偶娃娃补贴家用。“多的时候每天能挣四五块钱,现在不行了,要带孩子,眼睛看东西也越来越模糊了。”奶奶泣不成声地说,以前媳妇在外打工都把孩子带在身边,而现在突然病倒了,12岁的静静、4岁的双胞胎姐妹,都只能交给年迈体衰的奶奶照看。“我这么大年纪的人,有这份心也没这份力呀!”
女儿
是妈妈心头永远的牵挂
看着被病痛折磨得日渐消瘦的妈妈,看着整天以泪洗面的奶奶,静静也长大懂事了,她想留住妈妈,留住妈妈的爱,她更想为妈妈做点事。可是,她能为妈妈做什么呢?
她一放学就回家照顾妹妹,一有空就帮奶奶做手工活,看见别人家的孩子吃好的穿好的,懂事的静静也从来不会跟奶奶开口要。“妈妈现在需要钱,我要把一分一毛的钱都存起来,给妈妈看病,让妈妈快点好起来。只要妈妈的病能好起来,我们全家都会好起来的。”
同样,在杭州治病的王玉香也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家中的女儿。当天上午,我们拨通了王玉香的手机,电话那端的她对于自己的病情,说得不多,但一听到女儿静静的声音,王玉香马上哽咽了,她不停地叮嘱女儿:“静静,不要哭,妈妈很好,不要担心……你要好好学习,要听奶奶的话……好好照顾奶奶,照顾两个妹妹……”
挂断妈妈的电话,脸上还挂着泪水的静静从柜子里拿出一张照片:“阿姨,你看,这是我和妈妈以前在公园照的。”照片是4年前照的,是静静最近一次与妈妈的合照。“那时候,妈妈胖胖的,现在已经很瘦很瘦了。”静静说,她天天看照片,天天想妈妈,做梦都梦见妈妈回来了。“我不能没有妈妈,妹妹也不能没有妈妈,我愿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妈妈的生命,也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能帮帮我一家,救救我妈妈!”
(责任编辑:龙彩霞)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