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男子遇车祸致残 为不拖累他人住地洞5年(图)

2007-09-13 15:09: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这个洞口在一条乡道边,破旧的棉被门帘已经看不出颜色,只有洞顶上勃勃生长的玉米和辣椒让人看着有些生机。昨日,记者看到了一个残疾汉子住了几年的“家”。<br>

  外出打工 遭遇车祸致残

  这个地洞挖在德惠市同太乡一条偏僻的乡道边上,破旧的塑料布上面胡乱地压着树枝和柴草,看着像个门的洞口挡着一床破旧的棉被,走近地洞边,腐烂的潮气扑面而来。听到有人走近,他掀起门帘探出头来,穿着破旧的蓝棉袄,参差不齐的头发下面是一张干净的脸,齐腰以下只剩下一个半截的裤管,整个臀部被一个破旧的废轮胎包裹着,他就是同太乡苇塘村8社44岁的村民闫宝臣。

  老闫说,因为家里穷,他年轻时去南方打工,在德州火车站不幸被火车轧伤,左腿齐根断掉,右腿也只保留了膝盖以上的一部分,在德州医治了一个多月后,老闫回到了家乡。

  好心郎中 自挖地洞生活

  “那时候他医术可好了,附近的村民都找他看病。”听说有人采访老闫,附近的村民纷纷赶来,你一言我一语地介绍着。年轻时的老闫特别爱学习,跟着县里的老中医自学了医术,每逢有人找老闫看病,只要一号脉他就能说出八分病情,附近的村民谁家有个头痛脑热都会找他治疗。可是老闫家里兄弟四人都因为穷无法娶亲。回到家乡后,老闫和父母兄弟一起生活了几年,每次看到因为自己残疾拖累家人,老闫总觉得过意不去。5年多前,他偷偷在村外的一处地沟里挖了洞穴,搬出了家门。

  遭遇大雨 洞穴被水淹没

  家人和村民不理解,纷纷劝说他回家,但都被他固执地拒绝了。大家好说歹说,老闫才接受了让母亲天天给他送口热乎的饭菜,就这样在地洞里生活下来。

  3年前的夏天,夜里突然下起了大雨,眼看着雨水顺着高处冲进地洞,被惊醒的老闫用手强撑着挪到了高处的乡道,“等我到了高处回头一看,那水已经和地洞平齐了。”

  老闫第二天在乡道左边选好了一块地方,依着道边的田地,挖了第二个地洞,一直住到现在。看到洞顶上的玉米地边有一些空地,老闫找人要了一些种子也种了下去,今年春天他不但种了玉米、辣椒,还种上了两棵桃树。今年夏天,父亲的去世让老闫伤心了一段时间,但他仍旧没有搬回家中,患了脑血栓的母亲依然每天坚持给他送两次饭菜。

  老母叹气 今后谁照顾他

  “这里挺好,不冷不热,真的……”看到大家关切的目光,老闫把地洞形容得非常舒服,但是大家掀开门帘都觉得心酸,一根碗口粗的木棍勉强支撑着塑料柴草的棚顶,透过漏风的泥墙才能隐隐看到一丝丝光亮,地面上只有一个破棉絮,几个废旧的矿泉水瓶是老闫用来存水的唯一工具,其他再没有任何东西,阵阵潮气扑面而来。

  “咋的了?出啥事了?”老闫的母亲端着一个盖着毛巾的饭盆从远处慢慢地走来给老闫送晚饭,掀开毛巾递过饭盆,里面拌好的米饭和茄子土豆看不出一点油星。

  “我们也想让他过上好一点的日子,可是家里没那个条件啊。”看着自己的儿子,69岁的母亲无奈地叹了口气,她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没人能代替自己照顾老闫。

(实习编辑:李俊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 冯惠玲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 向晓玲副主任医师绵阳市肛肠病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