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工作10小时、12小时是常事。”广州市内某三甲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告诉记者,医生加班加点工作在业内已经不是秘密。“病人躺在那里,手术是不能不做的。有的手术,一做就是八九个小时,从早做到晚,下手术台后还要观察病人稳定了才能离开;即使不做手术,现在医院都是24小时值班制,从今早八点值班到明早八点交班,运气好的话中间可以休息一下,运气不好接连有病人进来,就得连轴转。如果中间休息过,那第二天有手术还得照上,连续工作二三十个小时我都试过!这样日积月累,肯定会形成身体透支。”
相关报道 广东省人民医院猝死医生疑死于心脏疾病
20日,省人民医院一名脑外科医生不幸猝死在工作岗位上。据记者进一步追踪了解,这名脑外科医生名叫郭育大,生前工作非常努力,目前警方已排除非正常死亡的可能。据诊断过郭医生的同事表示,郭医生可能是因为病毒性心肌炎而引发心脏猝死。
带病上岗此前曾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
郭医生今年44岁,2005年才从佛山调到省人民医院任职,其妻子仍留在佛山。在同事心目中,郭医生非常上进。人到中年后,还曾考上一所大学研博连读的研究生。
据同事回忆,郭医生曾在一个多月前出现过一次不明原因的发烧,虽经过医院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却一直查不出他患病的原因。脑外科的相关负责人曾建议让郭医生休息一段时间,可郭医生仍坚持上班。
11月18日郭医生值晚班,当晚要给一名患者进行开颅手术。晚上11时40分左右,郭医生走进手术室的洗手间内做最后的准备工作。本来只需要2~3分钟就可完成的准备工作,可足足5分钟都没见他出来。于是护士进去找他,发现他晕倒在洗手间内。
护士急忙招呼同事帮忙,一边扶起郭医生问其是怎么回事。“没什么,只是一下休克了。”当时郭医生还醒过来回了护士的话,可还没一会儿,他又陷入了昏死状态。医护人员一边另外安排医生为患者做手术,一边立刻通知院方的领导。
紧急会诊却未能挽回郭医生性命
“我们开始还以为他是晕台(外科医生因压力过大造成低血压或低血糖而在手术台前晕厥的现象),可2分钟后,我们就意识到情况不对。”在为郭医生经过简单的检查后,他的同事就明白情况并非想像中那么简单。院方的领导在得知这种情况后,也立刻召集心脑等多科医生进行会诊。
郭医生在12时左右就已没有心跳、呼吸,医护人员们为其进行呼吸插管、用高浓度抢救药物对其进行注射,曾一度恢复郭医生的心跳,可在20分钟左右后却又停止了。
虽然希望渺茫,医护人员们还是坚持抢救了3小时之久。据同事反映,他们通过会诊发现郭医生并非脑干死亡,警方曾在事发的19日下午介入此事调查,已排除其非正常死亡的可能。目前参加会诊的医护人员多倾向于其是因病毒性心肌炎引发的心脏猝死。
脑外科医生压力大
医生每天要做1~3台手术
一台手术可以长达二十几个小时
时刻处在高度紧张状态
“脑外科医生的压力与其他医生比起来要大得多,你想想看,在脑子中做手术哪怕是错一点,都可能致命。”一名脑外科医生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脑外科一天有4~5台手术,而每台手术都必须有3名以上的医生,因此很多骨干医生平均一天要做1~3台左右的手术。
除了手术次数多,手术时间也非常长。据了解,每台手术短的也在3~4个小时,长的话可能长达二十几个小时,几乎每个医生做完一台手术后都会有同样的感觉:疲惫!但每个医生又必须在手术中投入全部的精力,许多医生只能给自己猛灌咖啡,以保证能集中精力。
此外,每做一个手术,医生都要花上几天的时间准备,这一段时间医生也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而每个医生也天天都要进行手术。
(责任编辑:黄彬)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