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是第八个“世界献血者日”,在献血日到来之际,作为一名在校学生的小李,本着无私奉献去街头的血站献了400cc的血,献完血之后,没过多久他就觉得头晕,再加上当时天气很热(37度左右),他就怀疑自己是不是由于夏季献血导致自己有轻微中暑的症状?
夏季不适宜献血?
一般来说,健康的献血者(年龄在18~55之间,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一次献血200毫升~400毫升,不会损害自身健康。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主任魏旭东接受采访时表示,献血的时机和季节没有多大关系。
夏季烈日炎炎,人体能量消耗较大,因此会大量出汗,这样一来,身体中的血液因为丢失水分而变得有些粘稠,但只要适当补充水分,身体就会自动调节,不会影响身体的血容量。
献血有什么讲究?
很多小伙伴们都想献血,但又不清楚献血前后要注意什么?
郑州市中医院康复中心主任和瑞欣表示,献血前一天可以按照自己的饮食习惯吃饭,但是要注意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以低脂肪为主,不要饮酒。因为油腻食物中的脂肪进入血液后容易形成“脂肪血”,当这种血液进入到输血者的体内时,容易出现过敏性输血反应。
此外,女性献血时要避开月经期。女性在月经期时因为血液流失会出现轻微贫血,此时再献血会加重贫血,损害自身健康。
献血当日早餐可以吃些如稀饭、馒头、面包、煮鸡蛋等清淡食物。献血时应当精神松弛,心情舒畅。献血后应尽可能休息,并适当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如瘦肉、鸡蛋、奶制品等,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加速身体机能的恢复。同时还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可以喝一些红糖水,以达到补血、补铁的目的。
由于夏季炎热,出汗较多,所以献血者要保持针眼处的清洁,避免感染。
除此之外,献血后,下次献血的时间应该在半年以后。同时献血的时候要去医院,血站或血站派出的流动采血车,或血站设立的爱心献血屋等正规机构。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科学家们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但是,糖尿病患者作为一个特定人,他们是否适合献血呢?为此,39健康网的编辑特意采访了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郭坚。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