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神一样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大便结束清理完毕站起来后,95%的人所做的第一件事是「看一眼便便」。
但只看一眼就够了吗?你可能错过了更关键的信息。
小九今天就请中山一院专家教你,究竟怎么观察大便的颜值。
大便怎样叫异常?
大便异常听得多了,但你知道究竟怎样的大便才算作是异常么?
中山一院胃肠外科中心的何裕隆教授给了我们几点判断标准。
大便异常,主要包括3点:
· 便便时间改变,以往你都有个专门的便便时间,但是到点了却没有信号;
· 便便次数改变,原本每天都要拉一两次的,突然腹泻(拉N次)或便秘(N天拉一次);
· 便便性状改变,之前的便便是健康的香蕉状,结果现在变成粘液便、细长便、血便。
我们的肠道,是个贴心又傲娇的「小公举」。
平时,它会有条不紊地监督肠道肌肉完成工作。
但它的环境适应能力特别差,出个差,旅个行,甚至面个试,都可能让肠胃出现问题,然后导致大便异常。
大便异常现象,如果只出现一小段时间,随着饮食、生活习惯调整能改善,这种短暂的便便异常现象,没有大碍。
但如果长期有异常,最好去做个肠镜检查,因为大便异常也可能是结肠癌作祟。
结肠癌有哪些症状?
大便的任何一种异常,都可能是结肠癌的早期症状。
但是到了晚期,由于肿瘤长的位置不同,症状也有所区别。
如果是右结肠癌,晚期通常表现为贫血、消瘦,便便多呈黑色,腹部可触摸到包块。
如果是左结肠癌,晚期则多以肠梗阻为表现,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便血、腹部胀痛的现象。
引起结肠癌的原因多种多样,总结起来,主要有4大原因:
1、遗传因素
约10~15%的结肠癌有遗传背景。比如你的家族中有一人患过结肠癌,那他的直属家系就是结肠癌的高发群体。
2、年龄因素
年龄因素,这是不可避免的。人到40岁,因为身体肠道功能减退,很容易出问题。此年龄段的人需要多关注肠道疾病,并做好预防工作。
3、饮食结构
便便的不正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饮食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平时喜欢吃高脂高蛋白、吃得太精细的人,肠粘膜损害大,致癌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4、胆囊摘除
胆囊摘除,胆汁更会直接进入大肠,因而此类人患癌的风险也会变高。
如何预防结肠癌?
这里教大家几招,希望能有所帮助!
1、观察便便
结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是便便的异常可以算作是一个信号。
如果你发现了异常,以防万一,还是去做个肠镜检查吧,让自己少些风险。
2、饮食调整
比较主张大家多吃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另外,不要从一而终地吃精细食物,偶尔可以吃吃粗粮,比如薯类谷物。
3、良性生活
务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不抽烟,少喝酒,多喝水,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预防便秘。
4、适当补钙
补钙不仅有利于长高,还有利于预防结肠息肉。常见富含钙的食物有酸奶、黄豆、豆制品、海藻类、虾皮、芝麻等。如有必要,还可吃钙补充剂。
指导专家:中山一院胃肠外科中心 何裕隆教授
参考资料:中山一院 - 大便如有这3种异常表现,要警惕早期结肠癌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