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诺奖:毛细血管调控机制
恩师视己为对手,宽厚的奥古斯特却始终以德报怨。离开玻尔实验室后,他拖了许多年,待到玻尔1911年去世后,才发表了早已取得的多项研究成果。
其中有一项尤为重要:对骨骼肌内毛细血管代谢调控机制的阐释。这篇文章在翻译成英文发表不久,便吸引了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目光。
1918年,评奖委员会决定授予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碍于诺贝尔遗嘱中的规定——获奖成果要在过去一年产生重大影响——而不得不推迟一年,才在1920年颁发给了奥古斯特。
为救爱妻,亲自为胰岛素“代言”
开头提到,奥古斯特不仅是一个好科学家,还是一个好丈夫。他的妻子玛丽亚是一位物理学家,两人在婚姻中相敬如宾,在学术成就上则分庭抗礼。
然而在获得诺贝尔奖后不到一年,不幸便降临在了奥古斯特的爱妻身上,玛丽亚被诊断出当时堪称绝症的糖尿病。作为诺奖获得者,奥古斯特有条件带着妻子赴美国治疗,就在途中,他听闻了加拿大科学家成功分离出胰岛素的喜讯。
奥古斯特对新锐的医学成果有着敏锐的嗅觉,在诺奖委员会联系到胰岛素发明人之前,奥古斯特便捷足先登,因为他知道,胰岛素不仅能挽救爱妻,还将成为日后全世界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向发明人取完经的奥古斯特夫妇,马不停蹄地带着生产胰岛素的执照,返回了丹麦,9天后便建成生产研究胰岛素的实验室。三个月后,实验室生产出的胰岛素不仅缓解了玛丽亚的病情,还开始投入治疗更多患者。
科学的进步,就是一次次“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原本出于对妻子的爱意,没想到惠及了丹麦乃至全欧洲的糖尿病患者。而玛丽亚的血糖也长期得到了良好的控制,直到69岁才因乳腺癌去世。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作为一个糖尿病患者或者患者家人,至少会有一个概念,那就是糖尿病治疗的重点是控制血糖,只要将血糖、血压、血脂长期稳定控制在比较好的状态下,就可以控制糖尿病病情发展,延缓并发症出现,提高生活质量。而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做好血糖控制工作?为此,39健康网编辑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李芳萍。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