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九十年前,人们发现了抗生素,它改变了现代医学的进程,使得医生能治疗曾让人致命的感染疾病,因而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但是,由于在人类和动物健康领域的滥用和误用,抗生素的成功反而使其逐渐失去效用,导致种种耐抗生素治疗新细菌的出现。抗生素耐药性的现象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环境,以及粮食与农业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造成威胁。
这周是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世界卫生组织举办了“慎重对待抗生素”这一全球性活动,以此来呼吁公众,卫生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采取紧急行动解决这一全球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施贺德博士解释说,“抗生素耐药性会忽视年龄、国籍等种种因素,对所有人造成影响。试想二十年后,像化疗与简易外科手术等治疗方法都因为其依赖抗生素而无法使用。届时我们又将回到一次感冒或一处伤口就会致死的艰难时刻。”
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已经真实存在。每年,耐药性感染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约70万人死亡,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有人估测到2050年,细菌耐药性每年会造成全球1000万人死亡,等同于每三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亡,比目前癌症的死亡人数都要多。
今年中国在应对这项日益严重的全球危机方面作出了巨大进步。八月,中国颁布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对此世卫组织表示支持。施贺德博士说,“我们赞扬十四个部门的合作并发行这项联合计划。我充分相信,这场人类健康领域与动物健康领域的跨行业行动对于共同努力应对细菌耐药性工作来说至关重要。”
考虑到细菌耐药性的多行业属性,每个人都在解决抗生素耐药性方面都应当承担关键职责。人类医药领域(医生,护士,药剂师和病人),动物医药(兽医,农民与食品产业)和医药产业相关人员与普通大众都需要行动起来。
施贺德博士呼吁说,“我们一定要提高对于细菌耐药性的认识与理解:不仅是对于开抗生素处方与发放抗生素的医务人员,还针对于病人,比如提高他们对于关于正确使用抗生素的认识。我们需要教育人们严肃对待正确洗手这件事从而减少感染发生率。”
中国正在做的许多努力表明,它已准备好在全球应对抗生素耐药性行动中扮演领导者的角色。世卫组织驻华办事处期望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合作参与今年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活动,以鼓励更多的人做出改变来应对抗生素耐药性。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癌症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导致死亡的重大疾病之一,其中疼痛是癌症患者的一个主要症状。根据WHO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发生的癌症病人约700万,其中30%~50%的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严重性及普遍性引起了WHO的重视,将癌痛控制列为WHO癌症防治综合规划的四个重点之一。我科于2007年12月~2009年1月,对86例住院癌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