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科学院发布“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未来五年,中科院将围绕基础前沿交叉、先进材料、能源、生命与健康、海洋、资源生态环境、信息、光电空间等八大领域,提出60项有望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突破,涉及器官修复与再造、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等多项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创新方向。
引力波探索列入规划
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科院的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地球科学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中科院规划的60项有望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突破中,对浩瀚宇宙的探索涉及多个方向,将精细刻画银河系结构,探测宇宙各时期星系特性,为研究宇宙起源、暗物质和暗能量等提供基础。在国际上引起热议的引力波探索也列入“十三五”规划。
飞艇将升2万米高度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已成为国际研制热点的“平流层飞艇”也被列为一个重大突破。平流层是指20至50公里左右的大气层。目前这个高度的飞行器在国际上还没有成熟的技术。中科院已成功完成了两次实验艇的试飞。
根据规划,中科院将设计研制长航时、长驻空动力飞行平流层飞艇系统,突破系列核心关键技术,成功实施2万米高度驻留试验验证,在国际上率先掌握在平流层高度具备一定载荷能力的可控飞艇作业平台技术。
研究器官再造和替代
在60个重大突破中,“生命与健康”领域占17个。其中,针对神经、心血管、消化、生殖及代谢等系统的重大疾病,中科院将以实现组织再生、器官修复、器官再造和替代为目标,解答细胞潜能及命运转变机制等基础性科学问题,研发器官修复及再造的关键技术。
研发污染源控制技术
“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作为专项,将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重点区域,阐明灰霾形成的关键物理化学机制,识别关键污染物,确定大气污染物跨区、跨界输送量,发展大气污染预测、诊断及控制决策模型,研发关键污染物源控制和过程控制技术,进行区域应用示范。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昨天的规划发布会上介绍说,中科院对大气污染的前期研究已经有初步成果。在“十三五”期间,要更加深入研究污染源,建立大型的模拟实验系统。同时更加突出如何治理的问题。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在面对肾衰竭、肝衰竭等严重的疾病时,本以为自己只有“死路一条”,谁知道家人无私、不忘回报地把器官捐献出来,通过医护人员的活体移植技术和术后护理,让病人的生命得以延续。许多得到重生的患者感恩家人的爱,感恩医护人员的付出,感恩这宝贵的第二次生命。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