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5年11月底,全国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平均值达到32.1%,开展分时预约诊疗的医疗机构近4万家,有效分流了就诊患者。”12月11日,国家卫生计生监察专员周军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作出如上表示。
今年年初,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的医疗卫生系统组织开展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活动。计划用三年的时间(2015-2017),通过改善环境、优化流程、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沟通、建立机制以及科技支撑等十类三十五项措施,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的就医更加便捷、更加安全、更加有效和更加明白,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感受,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计生监察专员周军对一年以来“行动计划”的进展和成效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患者就诊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各地通过优化门急诊布局,设置醒目标识,保持环境清洁,为患者尽可能提供干净、整洁、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
二是积极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扩大预约比例,全面推行分时段预约。截止到2015年11月底,全国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平均值达到32.1%,开展分时预约诊疗的医疗机构近4万家,有效分流了就诊患者。
三是合理调整诊疗资源,推行日间手术模式,不断提升诊疗服务效率。到2015年11月底,全国有3002家医疗机构开展了日间手术,进一步缩短了患者的术前等候时间和住院时间。
四是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服务流程,方便患者就医。也是到2015年11月底,全国有1238家三级医院建立了互联互通信息库,为患者提供诊疗信息、费用结算信息查询等一系列便捷服务。有660家三级医院通过新媒体、微平台等途径发布诊疗信息,利用手机APP、微信支付等方式,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排队时间。
五是改善住院服务流程,实现住院全程服务。浙江杭州市实现了市民卡的“诊间结算”,有一些在病区和护理站就开展了出院的结算工作,省去了患者大量等候时间。
六是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进一步落实优质护理。到2015年9月底,全国所有三级医院都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有1036所三级甲等医院实现了全院覆盖,占全国三级甲等医院总数的89.4%。有5207所二级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占全国二级医院总数90.9%。
七是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截止到2015年11月底,全国有1599家三级医院、4563家二级医院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诊疗行为进一步规范。
八是注重人文关怀,促进社工志愿服务。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有13632家医疗机构开展了社工服务,有19195家医疗机构开展志愿者服务,充分发挥社工和志愿者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九是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三调解一保险”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调解机制的作用日益凸显。2015年1月至8月,人民调解处理医疗纠纷4.3万起,调解成功率在85%以上。医疗责任保险逐步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2015年新增加参加医疗责任保险的医疗机构1万多家,为处理医疗纠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周军强调,我们要一手推进改革、一手改善服务。“‘行动计划’有时间节点,但改善医疗服务工作没有终点。”周军说。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妊娠糖尿病是女性高危妊娠的一个十分危险的风险因素,其对孕妈妈和胎儿的健康有着非常巨大的不良影响。据国内研究报告指出,我国至少10%的孕妇会发生妊娠糖尿病,更有研究显示如按照2011年年底修订的国内妊娠糖尿病新诊断标准统计,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更可高达18%。专家普遍认为,妊娠糖尿病如此高的发病率很大程度上与国人在孕期不正确的营养饮食观念有关。那么在饮食营养方面如何做才能比较好地控制血糖,保护好孕妈妈和胎儿的健康呢?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