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胆固醇从哪里来?
胆固醇是血液中一种类似脂肪的物质,其三分之一从食物中获得,因此,当您吃进太多含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时,您血液中就会有很多的胆固醇。于是,一些人认为胆固醇高时,只要食物清淡些就可以了,其实不然 ,因为另外三分之二的胆固醇是由人体自身合成的。
2.胆固醇也分“好坏”。
胆固醇主要分为高密度胆固醇(HDL)和低密度胆固醇(LDL)两种。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是“好胆固醇”;后者会附着在血管壁上,一旦过量,就会导致动脉硬化,因而被称为“坏胆固醇”。
3.“坏胆固醇”的危害
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增多时,会使血液变稠,在血管壁上形成小斑块,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引发 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不稳定的斑块破裂或脱落,会在短时间内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中风,危及生命。
4.哪类人群应该注意检测“坏”胆固醇?
已有冠心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卒中,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吸烟者,有心肌梗死或高血脂族史,绝经后女性以及40岁以上男性。在查胆固醇时,重要的是要查“坏胆固醇”(LDL-C)。
5.如何控制胆固醇?
控制胆固醇三大法宝:调节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当通过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后,仍不能使血脂降至理想水平时,就必须开始药物治疗。他汀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降血脂药物,他汀降低“坏”胆固醇LDL-C的疗效最强,
同时可以稳定并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6.什么叫做血脂分层管理
危险评估是胆固醇管理的必要前提,要正确判定危险分层。极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糖尿病;高危:冠心病、缺血性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高血压+≥3个危险因素、慢性肾脏疾病(1-4期);中危:高血压+≥1个其他危险因素;低危:无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3个。
7.心血管疾病的不同危险分层,胆固醇LDL-C控制控制目标值:
不同的危险分层,LDL-C目标值不同,要根据危险分层控制胆固醇,做到“心中有数”。极高危:应将LDL-C目标值控制在<2.07mmol/L(80mg/dL) ;高危:应将LDL-C目标值控制在<2.59mmol/L(100mg/dL) ;中危:应将LDL-C目标值控制在<3.37mmol/L(130mg/dL) ;低危:<4.14mmol/L(160mg/dL) 。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