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PM2.5(细颗粒物)分论坛7月21日上午在贵阳举行,中国工程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等部门的环保专家就“PM2.5危机”展开探讨,分论坛以“既然同呼吸,就要共奋斗”为主题,专家们称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PM2.5污染最严重的地区。
专家学者就近年来大气污染形势及防治策略进行了探讨,就近年来引发公众热议的PM2.5的成因、发展形势及治理开展深入谈论。
去年以来,中国多省(市、区)出现连续严重的雾霾天气,部分地区甚至出现PM2.5指标爆表的极端情况,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和热议。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PM2.5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表示,历史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伦敦的PM2.5指标约在10至20微克/立方米,而北京在高峰期达到了90微克/立方米左右,广州等城市也达到了50微克/立方米左右。
“我国大气的平均能见度从1961年的4-10千米减小到如今的2-4千米。”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表示,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呈现出区域性不断蔓延的趋势。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表示要通过对大气污染实施污染物协同管理,实施区域和部门协同共同控制PM2.5。
环境保护部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表示,要讲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作为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的主线,全面检验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加速空气质量改善进程。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1年12月5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截止,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及九个城市群可能会被强制要求先行监测并公布PM2.5的数据。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