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上海将为罕见病成立专门医疗保障基金

2010-12-15 08:52: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全世界的罕见病种类超过5000种,约占人类疾病的10%,对每个人都是一种风险。对罕见病这个“公共问题”,台湾早在2000年已对患者相关费用施行全额报销。上海市目前已将罕见病治疗列入2011年上海市十大科技攻关项目,卫生局已开始筹划罕见病的立法调研。

  移民到那边就有人管孩子的药了吧

  尽管用药过晚影响了丁冉的骨骼生长,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努力“用脖子以上的部分证明自己”,他从小就是班级的学习委员,直到考入北京市的一所重点大学。在大学,他是“股市沙龙”社团的学生讲师,他梦想成为一个金融界的精英。

  但母亲却一直担心,当公司不再免费捐赠药品的时候,丁冉怎么办?

  10年后,这个担心成为现实。由于生产线出现问题,美国的制药公司于2009年7月停止进行全量供药。另一个传闻是,这家制药公司面临着被收购的风险。

  魔鬼又来了。
  
  丁冉的四肢再次出现间歇性的剧烈骨痛,整夜难以入眠。他放下了正在背诵的英语四级单词书,放下了翻到一半的《国富论》,他甚至罗列了一个旅游景点的清单,准备最后的疯狂。

  丁冉的故事绝非孤例,在中国,与他处于相同困境的戈谢病患者共有200余例,其中133位患者属于中华慈善总会与健赞公司合作的资助计划之列,其余处于或自费或无药可治的状态。

  10年来,这家公司已向中国患者捐赠了价值达1亿美元的药品。健赞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赵萍无奈表示,“仅凭公司一家之力,无法帮助所有患者。”

  包括象征企业荣誉的生产线,也可能无法继续保留。这条旧的生产线曾经为全世界仅有的两名对新药过敏的戈谢病患者,保留了近20年。

  在长期关注此事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新华医院内科主任、全国政协委员李定国看来,戈谢病患者所面对的一切,更像是国内整个罕见病患者群体的困境缩影。

  他解释说,一个合理的罕见病保障体制必须由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共同承担。其中政府应该对罕见病生产企业在税收、审批、专利保护期限等方面提供优惠,从而调动药商对罕见病药品的研发积极性;企业利用罕见病药品的商业利润,进行更多罕见疾病药品的科学研发工作;各个医院普及罕见病常识,切实做好新生儿的罕见病筛查工作;而任何社会保障体系及商业保险公司,均不得拒绝将罕见病患者纳入投保范畴。

  不过,这种模式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通过立法的形式约束并指导各方力量。

  事实上,自2006年起,全国人大代表孙兆奇就曾连续5年提交关于罕见病立法的议案。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由于罕见病涉及病例过少,又不具有传染性,因此始终难以进入立法的“排队”序列。

  为此,邹洁甚至曾想过找一家中介,通过投资移民的方式定居美国,“移民到那边就有人管孩子的药了吧”!

  妈妈不能照顾儿子一辈子,但是制度可以

  去年,这位母亲应台湾罕见病基金会的邀请,赴台交流。这经历让她感触良多。

  早在2000年,台湾就颁布了《罕见疾病防治及药物法》,对罕见遗传病患者使用的药物及维持生命所需的特殊营养品费用施行全额报销。

  此前,台湾的罕见病患者同样面对医疗资源获取不易、医疗保障欠缺的困境。但自1998年6月开始,两位病患的家长开始号召全台的病患者筹募立案基金,在无财团、医院与任何企业的资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全依靠民间小额捐助,基金会于第二年顺利成立,并开始游说立法院。

  被舆论视为台湾奇迹的是,1999年12月4日,一部名为《罕见疾病防治及药物法》的草案被送交立法院,短短40天后,立法院便三读通过。对于台湾罕见病立法的“40天奇迹”,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晨光的解读是:审议之际正值大选之前,面对以保障人民基本健康权为初衷的法案,两营不会产生任何分歧。

  打从台湾回来,邹洁开始频繁在各种与罕见病有关的研讨会上发言,而她每次必说的一句心得体会是,“妈妈不能照顾儿子一辈子,但是制度可以”。

  上海的先行一步给母子俩带来了希望。早在1994年,戈谢病的治疗用药尚未通过药物注册审批,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谢丽娟便先后为100余名患者开辟了接受赠药的绿色通道。时至今日,现任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的她依然在大力推动罕见病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

  “老领导关注,新领导也重视,这就是上海罕见病患者的幸运!”李定国告诉记者,现任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同样对罕见病患者群体非常牵挂。

  在2009年的一次内部研讨会上,沈晓明告诉李定国:“搞清楚三个问题,第一,罕见病的定义;第二,上海有多少种罕见病;第三,需要多少钱。”

  从那天起,罕见病的医保制度建设工作正式提上日程,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开始着手将罕见病治疗列入2011年上海市十大科技攻关项目,卫生局则开始筹划罕见病的立法调研。

  据相关人士透露,初步的保障方案已被拟定,即针对12种可防和可治的遗传性罕见病成立专门的保障基金,其中医保、民政部门和红十字会共同筹资管理。

  对于邹洁母子来说,另一个好消息是,上月月底,刚刚恢复生产的药物被送到丁冉的家中。

  记者到访的时候,这个大学三年级的男孩笑呵呵地表示,要准备好好复习,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提及未来,他说:“我也想娶妻,生子,拥有一个正常美满的家庭,但是,起码要让我知道,我能不能活下去,还能活下去多久。”

(责任编辑:梁慧玲)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曾广铨福建省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 印根权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 杨群玉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