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人民日报刊文 称回扣屡禁不止根源在于制度

2010-11-17 10:44: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 这两天,浙江杭州某网友发帖,曝光杭州多家医院数十名医生收受回扣。一时,杭州“医药回扣门”激起轩然大波。<br>

  这两天,浙江杭州某网友发帖,曝光杭州多家医院数十名医生收受回扣。一时,杭州“医药回扣门”激起轩然大波。

  此次“回扣门”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药品回扣的产生,有着深层次的制度根源。

  中国是世界上不合理用药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药品回扣泛滥。近年来,卫生部出台了一系列治理药品回扣的措施,但回扣之风依然屡禁不止。如果少数医生收回扣,可能是道德问题;如果收回扣成了行业“潜规则”,就应该从制度上反思了。

  第一,医生的劳务技术价值长期偏低,医生不能通过“阳光收入”实现自我价值。由于劳务技术定价远远低于成本,违背了价值规律,导致很多医生开“大处方”,从药品回扣中进行补偿。因此,看病贵主要体现在药价贵、耗材贵上。

  第二,政府在治理药品回扣问题上惩罚力度不够。很少有人因收回扣被吊销执业医师资格,一些医生存在“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

  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难点和重点,而能否根治药品回扣问题,关系到医改的成败,群众对此寄予很高的期望。因此,治理药品回扣不能搞“一阵风”,而必须对症下药,从制度建设入手,先疏后堵,这样才能解决深层次问题。

  所谓“疏”,就是提高医生的劳务技术价值,让医生获得较高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医生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患者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多赢”。

  所谓“堵”,就是建立治理回扣的“高压线”制度,在确保医务人员获得合理收入的前提下,依法严惩收受药品回扣行为,让违规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如果只堵不疏,或者只疏不堵,都难以根治药品回扣现象。

(实习编辑:伍泳娴)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潘慧人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 曾广铨福建省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 朱伟力副主任医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