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随着双流县兴隆镇和当地多名医生签定“村级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外包合同”,双流县“政府购买、市场运作、群众监督”的村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终于尘埃落定,该县近260个村和涉农社区全部实施了公共卫生服务外包。
筑牢“网底”
村级公共卫生服务打捆外包
长期以来,村卫生站由于医疗设备较差,技术水平较低,大多数村医的收入主要通过药品加成获取销售差价,以药养医情况比较突出。如何缩小城乡医疗卫生环境差距、筑牢三级卫生网络的“网底”?针对一系列问题,年初,双流县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推行村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意见规划,到2012年,全县每个行政村和涉农社区将建立布局更合理、建设标准更高、管理更规范、服务质量更好的新型村卫生站,基本形成“资源优化、管理科学、形成网络、双向转诊”的村级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在此体系建设中,一个创新之举则是将村级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外包,采用“政府购买、市场运作、群众监督”的方式提高村级医疗服务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
“我们的目的是以此解决村医生的待遇,让村卫生站步入良性循环,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双流县卫生局局长屈勤说。
强化考核
杜绝村医生收钱不服务
7月5日,双流县首批村级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的承包人在白沙镇诞生。“能够获得承包资格,我很高兴,面对这么多的目标考核,也有很大的压力。不过,这样我更明白自己该为村民做些什么,对业务能力也是种提高。”村医生李霞说。
签署合同后,各村的公共卫生服务都将专门交给中标村医生来统一实施。那么,这些中标村医生会不会出现收了钱却不服务的情况?外包合同解决了这一担忧:合同背后附有一份村卫生站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评分标准。其中,镇卫生院的考核指标占60%,村委会村民的考核指标占40%。
目前,双流县近260个村和涉农社区全部实施了公共卫生服务外包。双流县卫生局局长屈勤表示,今后卫生局将强化监督,镇卫生院将加大对村卫生站的业务指导与监管力度,建立“双向转诊”机制,方便群众就医。同时,建立和完善考核体系,促进村医生将公共卫生服务落到实处。
(实习编辑:廖志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