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卫生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市第一季度人均门诊费涨至193元,引起民间热议,也引来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的关注。连续两日他发博文,直叹“想不到医疗费上涨这么快”,并称配套措施不跟进,各医院的设备竞赛将愈演愈烈,医疗费还将上涨。(6月3日《新快报》)新医改不是开始了吗,怎么医疗费还飙升?广州市民感到困惑。廖副厅长的解释是:国家投入的3900亿元主要投在保障体系,还未投入到二、三级公立医院;其次是基本药物目录的推出是单项改革,没有从源头上把药价降下来。
一直以来,医疗费用畸高的根源在于“以药养医”体制,药费的高昂推动医疗费用的高昂,譬如前不久湖南湘雅二医院的“暴利药”事件就是最好的注脚。但公众对廖副厅长提到的另一个问题却知之甚少:医院设备竞赛愈演愈烈,导致检查费在门诊费用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各大医院为什么不惜重金纷纷购进检查设备?这除了医疗需要之外,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利益驱动:在“以药养医”遭诟病的情况下,用升级版的“以技养医”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大量检查设备买来以后,不可能闲置,其结局只能是:不管是否需要,不断让患者接受检查。而由于医疗信息的不对称,患者只能是待宰的羔羊,为昂贵的检查费买单。正如报道中广州一个医生曝光的:“我们医院的核磁是全体医务人员集资买的,利息是每年10%。”———结果可想而知:核磁检查成常规检查。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医院为了保住现有的市场与利润,大打“医备竞赛”不足为奇。可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我们很难给“医备竞赛”简单定性,毕竟购进新设备加大硬件投入,也是医疗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之一。如何遏制纯粹为了谋利的“医备竞赛”,是管理部门的新课题。
(责任编辑:唐静)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