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工程”心理培训专家刘鲁蓉
39健康网 姚琦 成都报道
5月5日,在成都中医大学的“健康中国工程”心理培训课室内,我们看见了这么一个身影——一位中年女教师,她的脸上无时无刻不挂着笑容,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见一股非常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她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我们每一位记者。
在与其他人的交流中,笔者得知,这位女教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心理学本科的专业导师——刘鲁蓉。在课堂上,刘老师仔细地根据自己制作的PPT教程向心理培训学员传递着相关的知识,不时走下讲台与学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在遇到学员有困难的时候,她总是耐心地教导,脸上除了笑容,还有一份坚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他们是刘老师培训的第三批学员了,从“健康中国工程”开展至今,刘老师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即使家里有什么特殊情况,都没有影响刘老师工作的开展。刘老师培训的学员也对她报以高度的评价,不仅在学习上孜孜不倦地教导,同时在生活上也给予大家无微不至的关心。
在心理培训班课间的空隙,笔者找到了机会跟刘老师有了一个深层的交流。刘老师是四川省震后专家组成员之一,在“健康中国工程”项目开展之后,她作为一个专业的支撑参与到了这个项目中。“我们觉得做这个工作非常有意义,也是我们的职责,本身我们也是搞这个专业的,当然希望把自己的专业知识用在对汶川地震的援助上面,这是我们本职工作,我们是最本土的专业教师,更应该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贡献出来。”刘老师带着笑容,坚定地说。而在话语间,刘老师也流露出了一份自己的艰难。原来,刘老师有一个正面临中考的孩子,从项目开展的那一刻起,刘老师就没有办法兼顾到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学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深知孩子中考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需要家长的全力支持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由于去年整个夏天我们都在参与这个工作,从5、6月份就开始准备,一直到7月份整个假期都没有休息。而这个紧张的时期,正好就是我小孩考高中的重要时期,作为母亲,我基本上没办法兼顾到孩子的学习。即使孩子有埋怨,最后我还是没办法很好地照顾他,整个过程都是他自己奋斗的。但是,我把我的时间、精力都贡献在这个培训项目上来,我是觉得挺有意义和价值的。”这份坚定深刻地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刘老师并没有在自己的问题上停留太多的时间,话语一转,她把话题带到了她培训过的学员身上。此时的刘老师,脸上多了欣慰的表情。“一共三期的心理培训班,培训了291名学员的培训,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是他们外在上的改变,最明显的是,笑脸增多了。刚开始培训的时候,因为大家比较陌生,对培训不知道有什么样的效果,通过10多天的学习,非常活跃,而且培训后调查都发现,他们觉得效果挺好的。一个月的系统学习和其它短暂的培训项目有很大的不一样。他们笑脸增多了,心情就好了,这对将来他们的工作就会有劲头了。”除了按照国家心理咨询师设置的标准课程,了解到学员们刚开始对于环境、对于人有陌生的情绪,刘老师和其他老师一同设计了一个“破冰之旅”的团体辅导,这种辅导其实是一种心理拓展,为的是很快让大家熟悉起来,形成一个团队,有效地进行交流和学习,同时也可以运用到灾后的心理救援中。
参加培训课程的学员们,都来自四川的各个基层卫生单位,是医护人员的同时也是受害者,所以,课程的设计上,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把学员们的心理状态调整过来,才会有更多的精力和力量帮助别人。自助成为了基本,只有自己的心理情绪得到释放之后,提高了技能,才有可能去帮助别人。为了学员更好地从自身的心理问题中走出来,领悟和运用到课程学习到的东西,刘老师在其的教学上还融入了许多其他元素,例如音乐治疗、电影赏析、景点旅游教学、实地操作实践等等。但看到学员们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很好地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时,刘老师十分感慨,
在刘老师培训过的一个学员中,笔者搜索到了他写的一篇博客,在网上他写到,他到这里培训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很美好的形象。他借用了一句针对四川成都的宣传形容话来表达他这次的培训,“四川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而对于成都中医大,则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学校。”简简单单的一句“来了就不想走”,从他充满感情的话语当中,可以知道他对刘老师的培训,对于后勤保障,整个课程的方方面面都非常满意。
一连三期的学员培训工作即将结束,刘老师对于每个学员都充满了不舍,她一再表示,课程之后会与学员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交流,帮助他们在各自所属地区开展心理救援工作。同时,在亲身经历过汶川5·12地震之后,对于玉树遭遇的7.1级地震,刘老师深感悲痛。她对笔者说,“如果玉树那边同样有这样的培训项目,我们都愿意参与。我们愿意以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力量,去奉献、关怀每一个人。我们无法奋斗在一线,我们只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灾后的每一个人民。”
刘老师在最后的话语中用了“只能”这个词。“只能”,在刘老师眼中,她觉得自己能力有限,遗憾自己并不能亲身的参与前线的救灾工作。但是,在笔者眼中,作为一个心理学老师,她已经尽其最大的努力,以其独特的行动,在支持灾后的心理救援工作。她舍弃了假期,舍弃了家庭,兼顾不了孩子考前紧张的学习生活,这一切,包含的是她对这份工作的坚持。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宋雪)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血管健康工程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