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打造精品项目 培养留得住的本土医疗人才——访健康中国工程项目主任张纯洁教授

2010-05-11 18:22: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 从2009年9月份启动的“健康中国工程项目”将有可能解决这一迫切难题。5月5日,在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祭日的前夕,本网记者独家专访了张纯洁教授,由她来详细介绍了这个项目落地的具体执行实施情况,还透露工程下一步的设想和进展情况。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健康中国工程项目主任张纯洁教授

  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健康中国工程”项目办主任张纯洁教授看来,汶川大地震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心理咨询专业工作者在灾区对受灾民众进行了积极的心理疏导和干预,有效缓解了地震后可能产生的群众心理障碍爆发式增长。但在震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依然是心理问题频发的时期,这也就意味着,灾区依然需要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和专业人员。此时,建立一支本土的心理咨询队伍也就变得非常迫切。

  从2009年7月13日启动的“健康中国工程项目”将有可能解决这一迫切难题。5月5日,在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祭日的前夕,本网记者独家专访了张纯洁教授,由她来详细介绍了这个项目落地的具体执行实施情况及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打造精品项目 培养留得住的本土医疗人才——访健康中国工程项目主任张纯洁教授

  项目设计

  39健康网: 成都中医药大学是具体负责组织这个项目培训的单位,你们的项目办在整个培训活动中主要负责什么工作?是如何具体组织实施培训的?

  张纯洁:健康中国工程项目办的职责就是执行相关培训项目的落地工作,主要包括进行基线调查、确定各子项目培训目标、订制培训课程计划、整合省内外师资等医学教育资源、培训组织实施与管理、培训效果评估、培训后在岗在线强化学习与继续教育。

  相比较过去的一些培训项目启动实施,健康中国工程项目在启动前的基调工作就做得非常细致和详尽。这也是这个培训项目一开始就表现出比较高的立意来。因为根据工程的设计目标,是为了培养适合的且能留得住的本土人才,通过基调摸清队伍现状、岗位能力需求,确定参训人员和完善培训内容。仅基调就做了3次,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

  5个子项目的落脚点都在“最需要提升”的地方,尽可能让来培训的基层医务人员得到最适宜的培训。根据不同子项目,设置不同的培训课件,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兼顾好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和岗位实践能力训练、同时还兼顾个人发展和医院发展,灾区卫生体系重建和医疗卫生改革的要求。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