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毕舸:医改“孤例”价值更需剖析

2010-03-10 09:42: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医生开贵药就会被“解聘”,药品采购跟“回扣”绝缘……全国人大代表、高州市人民医院院长钟焕清在会场讲述自己近乎“苛刻”的管理。正是这种“苛刻”让医院能提供比同类三甲医院至少便宜一半的医疗费。与此同时,拿“以药养医”开刀的高州市人民医院医生收入不低、技术服务水准不低,患者“门庭若市”。<br>

  医生开贵药就会被“解聘”,药品采购跟“回扣”绝缘……全国人大代表、高州市人民医院院长钟焕清在会场讲述自己近乎“苛刻”的管理。正是这种“苛刻”让医院能提供比同类三甲医院至少便宜一半的医疗费。与此同时,拿“以药养医”开刀的高州市人民医院医生收入不低、技术服务水准不低,患者“门庭若市”。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评价这是“广种薄收”,按照经济学逻辑则可解读为,高州市人民医院自觉放弃了挟资源垄断以谋求“卖药”暴利的传统“经营”模式,改而采取了更符合市场规律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其他医院都是“以药养医”,高州市人民医院则以便宜药减轻患者负担;药品价格低廉的同时并不降低服务水准,患者求诊量不断增多,甚至有广州患者远道而来。高州市人民医院获得了巨大的患者“增量”,并且让医院整体收入结构呈现“倒金字塔型”,即30%的药品收入加70%的综合服务收入,这不正是新医改所提倡的由药品销售主导转为服务收入主导么?

  虽然汪洋书记建议“高州医院‘平价’奇迹广州可以学习”,但我以为高州医院在当下医疗体制语境下,依然是难以复制的孤例。原因就在于,高州医院的改革首先体现出大环境层面的“孤”。高州医院虽然交出了一份“不卖药也能发展”的现实实证,但对于那些坚守“以药养医”路径倚赖的医院而言,既然多年来依靠公立医院的自然资源垄断优势,包括对政府政策扶持、财政补贴、人才集中的近乎专断,足以获得足够的名气与资源,不愁患者不上门,因此改革动力严重匮乏。

  高州医院的改革本身也是小环境层面的“孤”。为什么改革者是高州医院?答案要从高州是一个广东经济欠发达的县级市、其100多万人口以及人均收入不高中寻找。居民经济承受能力较低的基础条件,决定了高州医院如果还走高价卖药的老路子恐怕行不通;历史包袱相对沉重让高州医院依靠改革寻找市场新生的决心有了强力支撑;而来自高州市人民医院院长钟焕清的个人魄力推动改革,更从另一方面凸显了其脆弱——一旦钟焕清职务调动,谁能保证改革坚持到底?

  高州医院的改革要做到其道不孤,必须有更多的政策支持。

  首先,是新医改必须坚持“加大政府投入、医院以公益性为主”的价值核心。正如香港几十元钱就可以包干治感冒的“秘密”很简单,就是来自香港政府对于基础医疗服务体制不遗余力的投入再投入。

  其次,推动药品采购、人事薪酬制度、内部监督与异体制约等一系列环节的改革力度。无论是政协委员高春芳建议建药品大市场医院来采购,还是政协委员宗立成认为医药分开或导致药价更高,都需要改革主导者从减轻民生负担同步避免成本变相转移、药品医院各相关行业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生利益激励机制的合理设计等,认真思索药品采购改与不改、如何改。

  高州医院的“孤例”价值更需剖析,由此我们才能寻找到让“孤例”普泛的制度性因素,如是,它才不至于成为一根孤独的旗杆。

(责任编辑:麦伟贤)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