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解析看病贵:了解现实,心存希望

2009-11-23 09:32: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 看病贵是非常一致的认识。在我们对医疗制度改革的众多期望和要求中,被反复强调的就是“降低医疗成本”,舆论的声音也一边倒地支持降低成本。可是我常常很困惑,医疗成本高真的是看病贵的惟一原因吗?中国的医疗成本真的高吗。

  各国的医疗保障制度采取的方法截然不同。比如法国,民众的基本医疗保险是覆盖面最广的保险,99%的法国民众都享有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能够报销受保人看病费用的70%。最为重要的是,在多种情况下比如长期慢性疾病、妊娠妇女自第6个月起的治疗、癌症等导致死亡的疾病、婴儿出生后30天之内的治疗等都是全额报销医药费用的,无论这治疗有多贵。

  最初听到这些时,我接连追问了好几遍:“如果得了肿瘤,也是上不封顶全部能报销吗?”“有很多肿瘤化疗的新药是非常非常贵的呀,也毫无附加条件,全部能报销吗?”当得到的答案全部是肯定的时候,我暗自感慨,在有人分担医疗费用的情况下,当然花多少钱都不嫌贵。

  一个法国的朋友曾对我说,这钱其实不是法国政府出的,是我们自己出的。他说得对,但也不完全对。法国医疗保险经费主要来自对社会成员强制性征收的社会保险金。法国社会保险金的总额相当于全国工资总额的36.5%,其中医疗保险金占工资总额的19.6%,也就是说,本来可以拿2000块钱工资的人,因为交了这个钱,只能拿到手1600块钱。这个比例不可谓不高,所以说这个钱其实是有工作的法国人自己出的。但即使如此,这些钱也是不够的。到2004年的时候,法国社会医疗保险的赤字达到116亿欧元,政府其实是在贴钱。

  在国际上,各国采取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加拿大、英国等由政府直接建立医疗保险事业,并将税收的一部分调给公立医院,由医院直接向居民提供免费(或收费)服务。美国模式是以商业医疗保险为主,依据市场规律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制度,另外政府为低收入人群、65岁以上老人以及16岁以下儿童提供一定程度的医疗保障。

  越穷的国家,越高的个人支付比例

  其实类似的事情我们也在做。从1998年开始逐步推行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也采用的是这种个人掏一点、单位掏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方法建立社保基金。新的医改方案写在第一条的任务和目标就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3年内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

  这些都是正确的方向。那么,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自己多掏一点,单位多掏一点,政府多补一点,是不是就能达到大家看病都有保障,全额或高额的报销医药费用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要看看如果想达到发达国家那样的保障水平,到底要花多少钱。

  卫生总支出占GDP的比重,2005年美国15.2%,法国11.2%,英国8.2%,这是非常高的比例,况且我们有数倍、数十倍的人口,能不能达到这样的保障水平一望便知。在多年的高速增长后,2008年我们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即便如此也没有很多发达国家的人均医疗支出高。在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各国医疗支出和保障水平的那张写满密密麻麻数字的表格上,传达着这样的信息:医疗的支出和保障水平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越穷的国家,越低的医疗支出,越高的个人支付比例。

  但总之,我们应该会有所提高,因为我们有很大的进步余地。在2005年中国的卫生总支出只占GDP的4.7%,政府卫生支出只占政府开支总额的1.0%,而同年美国的这个比例是21.8%,法国16.6%,印度3.5%,而且政府承诺在这次医改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其实,在由政府主导的基本医疗保障的建设中,最为核心的原则是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最大程度地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而在现今的中国,低收入的农民当算是最大的弱势群体。在巨大的城乡差别面前,增加的投资无疑应该首先用于提高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率和保障程度。也许每年数千元的保障水平对重大疾病来说显得杯水车薪,但低水平、高覆盖恐怕是必经之路。想想我们3000美元的人均GDP,就会明白保障制度的建立才是目的,而保障水平的提高实在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所以,我非常不安地告诉我的朋友:“我觉得这么贵的药,恐怕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很难由基本医疗保障负担,尽管它是确实有效的治疗。”这不是某些医疗制度的改善所能根本改变的,一个国家医疗的保障水平不可能逾越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但一个健康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却是一百步中必须开始的第一步,它让我们明白现实,但心存希望。

(实习编辑:马丽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印根权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