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上海松江医改:下一步重点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2009-11-04 10:05: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在进行了近4年之后,松江综合医改将如何持续?

  基本药品零差率

  基本药品零差率是松江医改的重头戏。松江区卫生局局长张真诚介绍,只有压低药价,才能使看病不再昂贵成为现实。

  而要实现基本药品零差率(低进低出、零加成),其首要的问题是:谁来承担由此产生的差额费?

  松江区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中心主任朱根明是这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他说,最初的设想是:医保、医院和病人三方共同承担。

  此方案在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谈论时,被否决。

  孙建平强调,既然要解决老百姓的看病贵,实行基本药品零差率,由此产生的差额费用,就应该由区财政来承担。

  在孙建平的提议下,区财政每年划拨1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基本药品零差率补贴。

  2007年11月起,松江建立松江区基本药品目录,对全区公立医疗机构的基本药品实行零差率。

  实行松江区基本药品目录后,平均每一单处方药价降低4.5元,全年可节省医药费用支出1000万元左右。

  体现公益性

  “实行公立医疗机构收支两条线,使医疗卫生体制的商业化、市场化转变为公益性服务,从根本上确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与定位。”早在2005年,孙建平就提出了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的制度性掣肘因素。

  当年9月起,松江对所属20家公立医疗机构的现有银行账户进行清理,建立统一规范的“收入”与“支出”两个账户(医疗机构的一切经济“收入”全部上交国库;医务人员的工资与奖金及各项支出纳入预算管理,全部由政府“埋单”),其核心是:职工个人收入与医院、科室业务收入 “双脱钩”。

  改革以来,区财政先后下拨5000万元,以确保医疗机构公益性和收支两条线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

  为避免可能出现的“大锅饭、低效率”问题,同年9月,松江制定了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评估办法,配套改革医疗机构内部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了多部门监管评价机制、专业质量评价机制、行风监督员评价机制。

  在新的绩效考核中,50%为工作效率,30%为社会满意度和群众满意度,20%兼顾质量和成本,切断了医务人员收入与药品、检查收入的直接联系。

  张真诚说:“医院从过去重经济转向重质量,考核医务人员的主要指标不再是业务收入,而是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转院。”

  朱根明告诉记者,在“四控一提高”(控制门诊均次费用、控制平均住院床日费用、控制平均住院天数、控制复诊率、提高工作效率)的考核指标体系下,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和医生行为都发生了明显改变。

  这些变化,不仅提高了卫生服务的可行性和公平性,还降低了居民的医疗费用。

  记者了解到,医改前,全区医疗费用每年平均增长18%左右。改革后,全区门急诊均次费用下降12.8%,降幅明显。

  2007年,上海医院门诊平均均次费用为177元医药费,当年,松江为117.2元;2008年,松江为123.5元。

  近四年来,松江通过医改,减轻群众医疗费用支出12000多万元。

  医改路漫漫

  从2007年起,参与起草新医改方案的卫生部卫生政策专家委员会委员饶克勤,就开始追踪关注松江的医改。

  他说:“松江的卫生改革,只要维持现状,5年后,拿出来的报告和材料依然会走在全国前面。”

  “当前进行的医改有三大共性的难点。一是,如何面对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二是,公立医院如何通过回归公益性,建立完整的运行机制;三是,如何建立一条行之有效的评介和监督医院的机制。”张真诚说道。

  在日前举行的松江区学习贯彻《新医改方案》座谈会上,孙建平表示,公立医院改革主要解决两件事: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和解决了公益性以后,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松江在前一轮的改革中,解决了公益性问题,下一步是在如何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形成工资向技能要,奖金向服务要的良性运营机制。

(责任编辑:唐静)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