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释疑
困惑:先看病还是先交钱
解释:看病前需支付押金
卫生部“先诊疗,后结算”试点项目一公布,围绕着到底是“先看病后掏钱”还是“先掏钱后看病”,医院和患者都疑问重重。刘帆表示,先诊疗后结算只是对此次试点项目的笼统叫法,实际上并非先看病后掏钱,患者看病前是需要支付一定金额押金的。“应该把这种新的结算方式描述为一种预付费制更加准确。”刘帆说。
他透露,试运行后,患者只需在诊疗卡内一次性储存一定金额的押金或用信用卡先刷一次一定金额的预授权,诊疗结束时一次性结算即可。
困惑:医生是否看钱开药
解释:医生不知卡内余额
“医生会不会根据我卡里的钱多钱少决定给我开什么药、做什么检查呢?”对于患者的质疑,刘帆表示,市民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医生在刷卡过程中是看不到卡内余额的,只有在余额不足时,系统才会跳出提示。
困惑:看一次病存多少押金
解释:医院制定押金指导价
“看一次病要存多少押金合适呢?”面对众多患者的困惑,人民医院正在规划一套针对不同病种、不同科室的押金方案,预计年底在试运行前将向社会公布。简单来说,这套“单病种费用押金方案”就是给患者看不同的病开不同的“押金指导价”,比如让患者知道在人民医院看一次消化内科、检查B超或者看骨科、做核磁的大概价位,患者可以根据指导价,本着自愿原则,一次性存入一定金额的押金。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