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全科医师注册遭遇瓶颈

2009-08-07 09:19: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 据统计,截至2007年10月,全国只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全科医学专业的执业注册工作。全国具有全科中、高级技术资格的人员为10670人,但是注册全科医学专业的仅6321人,其中还包括部分地区对初级或非全科医学专业的中高级技术资格人员进行全科注册。因此,大量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医师,虽然已注册为某一专科执业范围,但就其开展的全科医疗工作来说,超范围行医现象十分严重。天津社区卫生协会会长董燕敏说:“全科医师执业注册工作不落实,已经成为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瓶颈

  建议

  统一全科医师的判定标准

  吕一平说,未来的全科医师应主要来源于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分配到社区的临床医学生,但这个目标在全国实现还很遥远。她认为,承认现实、培训达标、后续补充才是办法。

  她说,目前正处于社区卫生服务职能重新定位、事业发展重新规划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全科医师的概念、执业注册范围有些混淆是短期内难以避免的,就像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设立了“全科诊室”,但部分社区在提供服务时仍习惯于专科的形式,老百姓也更认可专科形式的就诊。重新将这些社区医生定位,或者说“正名”,还需要一定时间,但此问题引起社会各方关注是很有意义的。“只要现在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医生经过培训后符合注册全科医学执业范围的都应进行全科注册,这些具有全科医师执业资格的人才能称为全科医师,称谓的前提应该是‘全科执业注册’。”

  董燕敏认为,应尽快对全科医师的判定标准达成共识,予以统一。“执业注册是医师从事医疗执业活动的法律依据。是否进行全科专业范围的执业注册决定其能否从事全科医疗工作,因此应将全科医师的称谓回归到执业注册专业范围的划分,使其成为与其他专科医师并列的横向划分标准。而全科医师教育培训应回归到改造现有专科医疗队伍及培养与持续提高全科医师队伍水平的先导性的基础工作。”

  设立全科医师初级技术资格

  据卫生部妇社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目前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分为初、中、高三级,而全科医师只分为中级和高级两级,没有初级技术资格。

  “这对全科专业既不现实也不公平,不符合我国国情。我国全科相对于专科,立足于基层,既年轻又薄弱,而偏偏在全科专业提高入门标准。这是与国外接轨了,但与其他专科相比无疑增加了执业管理上的困难。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缺乏可行性,不利于全科医师队伍的规范建设与迅速发展。”董燕敏说。

  董燕敏指出,由于全科专业没有设立初级资格,致使大量从事全科医疗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初级医师无法注册全科专业执业,造成大量超范围行医。对晋升全科主治医师的人员资质难以规范要求,是影响和制约全科医师队伍规范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问题。

  专家还建议,针对我国国情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需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尽快理顺并统一各类相关文件的关系,适时修订或补充相关法规条款,逐步与其他临床专科接轨,以保证全科医师队伍规范、加速发展。

  链接

  全科医生:国内国外冰火两重天

  在美国,人们生病了,不会直接上大医院排队、挂号、看病,而是第一时间找“自家”的医生——家庭医生。据了解,这个原名“全科医生”的工作,目前在美国医疗界相当有前途,已经成为医疗系统中重要的一环。而在中国,虽然也有全科医生,但从事这个专业的医生就业却成了问题。如何让国内的全科医疗发展起来?日前,美国的全科医学专家FUNK医生与杭州本地的医生、患者进行了交流。

  美国的全科医生为家庭服务

  顾名思义,全科医生就是什么病都看,但在美国,他们不在大医院开诊,而是在各个社区为个人、家庭服务,因此他们又有了一个更贴切的名字——家庭医生。

  FUNK医生说,他们提供的其实是一种基层医疗保健服务,在每个社区都会有一个小型诊所,里面有将近10个家庭医生,可以看门诊,也可以做手术;市民病了,首先会来找家庭医生,由于家庭医生都是全科医生,所以一般的疾病他们都能治疗,只有一些无法应付的疾病,他们才帮病人转介专科医院。“在美国,80%~90%的病人可以由家庭医生直接治愈,仅10%~15%需要转介,这种做法不仅方便了病人,也相对经济实惠。”

  关于对自己的称呼,FUNK医生更喜欢人们称他家庭医生。他说,全科医生只是强调了在生物学方面的服务,而他作为家庭医生,不光要治疗病人生理上的疾病,同时也要提供社会学、心理学的服务。“病人来看病,我们不光问病情,也会了解一些其他情况,比如他家住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人、干什么工作等,同时也要关注病人的心理状况,因为我们给病人提供的是全面的医疗服务,更是连续性的医疗服务。一个病人往往从小孩开始直到成人都由一个家庭医生负责,所以也要求我们和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就业收入国内国外差距大

  据了解,目前美国的家庭医生,每个人日常负责1000位~2000位病人,是病人得到医疗服务的窗口,也是病人与大医疗机构联系的中枢。而在我国,虽然不乏全科医生的存在,却在尴尬的境地中生存着。

  据FUNK医生介绍,从1969年建立全科医生机构后,家庭医生在美国的发展就一路上扬。仅收入来看,已经列在十大收入职业的第三位,全年收入至少10万美元,多的一年可高达近20万美元,其收入和社会信任度超过了律师。

  在国内,全科医生虽然接受了和美国医生差不多的教育,可毕业后不仅遭遇到就业问题,收入也不可同日而语,不少人因此转了行。据浙江大学医学院老师介绍,第一批毕业的全科医生,入学时有43人,最后只有33人毕业,其中10人在中途打了退堂鼓。而这33人中,只有1人最终成为全科医生,其他人则因为岗位问题、编制问题、收入问题等转科做了别的工作。

  全科医生要发展还得离百姓再近点

  从1999年开始,FUNK医生就应首都医科大学之邀来中国进行全科医学的学术交流,也帮助国内医疗机构培训过全科医生。对于全科医生目前的境遇,他认为除了要得到科学的培训外,也要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

  在美国,全科医生虽然不是大医院的专科医生,却在社区医疗系统中找到了巨大的生存空间。他们提供的服务不仅要求医生有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还强调运用家庭动力学、人际关系学、心理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来提供服务,这种更为人性化、个体化的医疗服务,令全科医生在普通市民中赢得了高度的信任。这也是中国全科医生需要学习的。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朱伟力副主任医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