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洞庭湖畔的民生工程

2009-07-10 16:42: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晚血病人救治一直是血防工作的重点,从2004年开始,中央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对符合救治条件的晚血病人提供医疗救治。5年多过去了,记者近日在湖南省境内的洞庭湖区走访,感受了国家晚血救治政策带来的变化。<br>

  “头大肩膀拢,肚子像水桶,骨瘦如柴棍,命短早进坟。”这是民间对晚期血吸虫病病人的形象描述。晚血病人救治一直是血防工作的重点,从2004年开始,中央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对符合救治条件的晚血病人提供医疗救治。5年多过去了,记者近日在湖南省境内的洞庭湖区走访,感受了国家晚血救治政策带来的变化。

  救治行动为万余人解除病痛

  黑中带红的面容,粗糙但有力的双手,炯炯有神的目光,如果不是肚皮上一道长长的手术疤痕,很难把64岁的朱木友与晚血病人联系在一起。2004年10月,因感染血吸虫导致消化道出血,朱木友在湖南省澧县血防医院实施外科手术,成为湖南省第一位受益政府晚血救治政策的病人。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23日,手术很成功。”今年6月的一天,在澧县小渡口镇血防站,老朱告诉记者,手术前自己基本没有劳动能力,把责任田都租给了别人,手术后身体逐渐康复。“现在租出的地又收回来我在家种,孩子们在外地工作,花钱不用发愁,日子挺舒坦。”

  另一位晚血病人周介文常年生活在洞庭湖畔的船上。2005年12月,周在岳阳县血防医院被诊断为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行晚血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享受晚血补助7500元。手术后他一直服用护肝药物,再无明显腹水症状,劳动能力恢复,现有渔船2艘,年纯收入1.5万余元,家庭经济状况明显改善。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副所长任光辉说。作为省内有名的血防临床专家,任光辉曾经亲手给数百名晚血病人做过手术,他将国家晚血救治政策形象地称为“洞庭湖畔的民生工程”。

  来自湖南省血防办的资料表明,自2004年该省启动晚血病人救治工作至今,全省共救治晚血病人10411人次。

  任光辉说,国家出钱对晚血病人实施救治,改善了绝大多数晚血病人的生活质,部分病人劳动能力得到很大恢复,为疫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巨大贡献。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晚血救治定点医院的诊疗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强化了卫生血防服务疫区百姓的意识。

  绝不允许医院利用政策赚钱

  据介绍,湖南省有26家定点医院参与晚血病人救治工作,共使用中央财政补助经费4306.5万元,加上此前香港爱心人士捐赠的100万港元,每人次补助救治费用为4232.5元。

  “4000多元是个平均数,不同类型病人补助标准并不一样。”湖南省血防办主任易冬华告诉记者。晚血医疗救治实行分型治疗,其中巨脾手术切除者每人可补助6500元,脾切加消化道出血手术者每人补助7500元,结肠增殖型手术每人补助5000元,施行内科治疗的晚血病人每人补助3000元,施行晚血门脉高压对症治疗的每人可补助6000元。其补助程序为,符合条件的病人直接在定点医院按优惠政策接受救治,由省血防办审核后将费用拨付定点医院。

  据悉,目前湖南省晚血救治已形成一套严格的管理模式,得到卫生部的高度肯定。任光辉将其概括为“四句话”:科学制订方案是前提,抓好培训、做好政策宣传是基础,督导核查、摸清底数是保证,强化管理是关键。

  在国家下发晚血病人救治管理办法后,湖南省先后3次对技术方案进行修订,并以省卫生厅、财政厅、民政厅联合发文的形式,从救治资质认定、对象确认、住院流程、经费使用等环节进行规范管理。5年多来,湖南省共举办了6期晚血救治技术培训班,培训定点医院院长、内外科主任、护士长800余人次,规范了操作技术;各地血防办、定点医院利用广播、宣传栏、墙报、电视等各种形式走村串户,使疫区百姓对晚血救治政策家喻户晓。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省晚血病人救治技术专家指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赴各定点医院进行技术指导和救治质量督导,确保救治工作规范有序。

  此外,为确保救助资金真正用在需要的人身上,病人名单必须公示,该省晚血救治专家组每年会对各流行区晚血患者进行核定,并明确原则上只允许救治通过专家组复查认定的晚血患者。2005年年底,湖南省自行开发启动了晚血救治网络直报系统,改变原人工上报的方式,缩短了审核时间,晚血报账程序日趋规范,数据更加精确。

  “政府的钱是来救病人的,绝不允许定点医院利用晚血救治赚钱。”这是易冬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05年,有一个县级血防医院,通过内科手段治疗了9名晚血病人,按标准每人应补助3000元,但医院报上来的数据却“造假”,说是外科治疗,每人补助6500元,该省血防办审核发现后,给予院长撤职处分,并在该省卫生系统内部通报批评。从那以后,该省血防办再也没有发现过虚报数据的情况。

  救治中经常遭遇“力不从心”

  带着感情抓晚血救治,多和病人换位思考,是记者在湖南采访时听到血防干部职工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澧县血防办主任叶青坦言,疫区搞血防的,几乎每个人都跟血吸虫病患者沾亲带故,有的甚至自身就是病人,大家深知一个晚血病人对个人和家庭的严重影响。所以,当国家出台救治政策后,大家想的都是怎么把事办好,真正让病人受益。同时,也经常为工作中的力不从心感到难过。

  这种力不从心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定点医院救治力量不足,仅基本适用晚血救治工作的要求。澧县血防医院在湖南省血防专科医院中算是佼佼者,但近年来,人才、基础设施、设备等方面几乎没有更新,成了澧县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中条件最差的。同样的情况,在岳阳、华容等疫区县都不同程度存在。记者在位于岳阳的湖南省血防医院采访时看到,手术室门窗、墙壁斑驳陆离,有的窗户上甚至没有玻璃。“至少30年没有更新了。”该院负责人说。

  另一个力不从心来自于有限的补助资金和病人病情之间的矛盾。在湖南省血防医院,记者见到一位正在为数千元住院费发愁的晚血病人。他来自岳阳市君山区采桑湖镇,今年64岁,因反复腹胀、腹大住院。2006年和今年年初,病人曾两次接受政府救助进行治疗。按规定,一个病人一年只能接受一次救助。所以,当他今年第二次再住院时,他只能自己掏钱看病。任光辉说,晚血病人的病情跟生活条件、习惯、个人体质等密切相关。有的病人做完手术后,当时恢复挺好,但由于生活条件差,营养跟不上,或者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腹胀、腹大的症状还会反复发作;有的病人不够外科手术指征,只能通过内科治疗,因去不掉病根,只能一次又一次住院。类似病例占全部晚血病人的30%~40%。

  “有无可能在每个人身上多花点钱,彻底去掉病根?”记者问。

  任光辉摇摇头说,目前的医学技术只能到这个程度。此外,广覆盖是国家晚血救治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由于资金总额有限,如果过多的钱花在一个病人身上,对其他的病人也是不公平的。

  任光辉建议,一方面,政府要继续加大投入,加强定点医院晚血救治能力建设,适当增加救治经费。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可考虑把目前独立运作的晚血救治纳入医疗保障体系中,如新农合、民政医疗救助等。在病人享受国家晚血救治政策后,还能通过其他形式解决一部分医疗费用,减轻负担。

(责任编辑:马杰)

更多精彩尽在产经频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