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潜规则”
江苏省人民医院院方人士认为,此次风波背后是医患关系的紧张,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积累下来的情绪释放。而在医药代表何青(化名)看来,风波揭开了“医药”之间的“潜规则”。
何青有着十多年的“药代”生涯,对“医药”之间的微妙“互动”了解甚深。何青说,“药代”本来是一种推介药品的工作,当前却成了一种类似“公关”的工作。
“在‘医药’之间,处于买方市场的医方占有绝对的主动地位。”何青介绍,因国内医药厂家众多,同一类药往往有几十种,这让药品进医院犹如“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进医院是一个关卡,从医院库房上架也是一个关卡,然后从货架上卖掉还是一个关卡,每一个关卡处理不好都可能影响药品销售。”何青说,医药代表必须全程跟踪服务才能让自己代理的药品卖出去,“为了业绩,医药代表受委屈是常有的。”
“有的药品都进了医院的库房,但电脑却不显示,你不去运作可能永远都是‘缺货’。”何青介绍,医院对药品的采购权一般在院长和药剂科主任手里,临床主任只有建议权,但即便是只有建议权,但对于挤破头的药代来说,为了能让自己代理的药品走进医院,千方百计“取悦”临床主任也成为药代们热衷的事情。更何况,开药的便利也在临床主任手里。
何青认为药品的利润都让医院和医生赚走了,他以抗生素为例向本刊记者解析药品在医院的利润分配,在一些医院,除了顺价15%的利润,还有20%的返利,再加上给医生20%的扣点,在医院环节就占有大部分利润空间,剩下的由代理商、医药批发企业和医药代表来分配,还包括招投标等各种市场运营费用。
何青透露,在南京医院要返利的不多,但并不等于不要“利”,只不过是换一种形式罢了,会议活动赞助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花的钱并不少。”
“外企的‘药代’底薪高一些,国内药企的很低,有的甚至不到1000块钱,收入全靠业绩奖金,药品卖不掉,‘药代’就没饭吃。”何青说,“对医生,药代是像大爷一样供着的不敢得罪。”
何青披露,南京一家医院的医生不但拿“扣点”,而且虚报所开的药量,“药代”也只能忍气吞声自己掏腰包垫上去。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没有权威的调查结论出来,人们会相信网络上的传言是真的。”何青说。
(实习编辑:张燕飞)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