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惊!医疗垃圾变纯净水桶

2009-05-13 10:12: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我一直不相信医疗垃圾流向社会,但经过三个多月的跟踪,这种担心还是成了现实。”郑州市民张先生说,今年1月中旬,他到郑州一家医院看望病人时,发现有两名男子从医疗废弃物室往外运医疗垃圾。打这以后,平常工作不是太忙的他只要有时间,就到这家医院医疗废弃物室门口盯守,想看看这些医疗垃圾运到哪儿。通过多次观察,他发现这家医院有三四名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经常把医疗废弃物送到废弃物室后离开。
惊!医疗垃圾变纯净水桶
惊!医疗垃圾变纯净水桶


  法规与实施大脱钩 多头执法责权不清 监管失控隐患极大

  医疗垃圾在我国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被列为头号危险废物。按照有关规定,对医疗垃圾的收集、消毒、焚烧等处理,有着一套非常严格的管理措施。然而,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河南省郑州市多家医院的医疗垃圾回流社会

5月6日、7日,记者在河南省郑州市采访医疗垃圾的去处时,几乎每位被采访的市民都表现出了担忧:“说不定我们用的一次性杯子、纯净水桶、食品包装袋等塑料制品,就是这些医疗垃圾制成的,想想就觉得恶心。”

热心市民跟踪仨月发现“秘密”

“我一直不相信医疗垃圾流向社会,但经过三个多月的跟踪,这种担心还是成了现实。”郑州市民张先生说,今年1月中旬,他到郑州一家医院看望病人时,发现有两名男子从医疗废弃物室往外运医疗垃圾。打这以后,平常工作不是太忙的他只要有时间,就到这家医院医疗废弃物室门口盯守,想看看这些医疗垃圾运到哪儿。通过多次观察,他发现这家医院有三四名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经常把医疗废弃物送到废弃物室后离开。

“有一次,一名男工作人员突然脱下白大褂消失了。当天晚上,该工作人员又开着一辆白色面包车来到医疗废物室,将两大包医疗垃圾装上面包车后离开。这辆面包车走到文化宫路与互助路交叉口一家名烟名酒店门口后,把医疗垃圾全部卸下。之后,另一辆面包车过来把医疗垃圾转移。”张先生说,经过一个多月的跟踪发现,从这家医院转移出去的医疗废弃物主要由三辆面包车完成,而且医院的工作人员多次参与其中。

张先生说,他开始扩大跟踪范围,把目光放在了一些大医院的医疗垃圾处理上。通过三个多月的跟踪调查,他发现郑州市多家医院存在私自倒卖医疗废弃物的现象,有人专门负责把收集到的医疗垃圾运送到废品收购站,废品站会把塑料类的医疗垃圾粉碎,卖给塑料制品厂,制成生活用品。

5月3日,经过连续跟踪后,他向公安机关报了警。民警将运医疗垃圾的张某一家三口带走调查。接受调查的张姓父子说,他们买通医院专门管理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让这些工作人员把医疗废物存到医院暗处后,他晚上去拉。他开始用三轮车,干了一段时间后,买了两辆面包车,专门用来拉送医疗废物。他们将医疗废物生产出废塑半成品,然后送到塑料制品厂,去做各种餐具等生活用品。

医疗废物上写着多家医院名字

郑州市二七区环保局有关执法人员说,5月5日,他们找到了隐藏在其辖区的医疗垃圾储藏点,在现场发现数万个一次性输液瓶和不少针管等医疗垃圾,输液瓶子上直接写着医院名字。

郑州市环保局危险废物和辐射环境监督管理中心一位工作人员称,他们从储藏点现场遗留的医疗垃圾看,郑州有多家大医院涉及此案。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医疗垃圾所含的病菌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千倍,又是各种疾病的传染源。他们将配合有关部门对这些医疗垃圾的来源进行查处,并调查这些医疗垃圾的流向。

那么,这些医疗垃圾是如何回流到社会上的呢?

郑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一位负责人说,他们共有9辆医疗废物转运车,一天跑两趟,负责运输郑州8县1区200多家大医院,以及800余家小诊所产生的医疗废物。按季节不同,一般每天运回12吨至15吨医疗废物,他们每天最多可处理18吨医疗废物。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医疗废物转运车每天按照固定路线前往各医院收集医疗废物。他们的运输人员到达医院后,直接到医疗废物暂存点和医院交接,将由医院封存好的医疗废物装运到车上运回。医疗废物运输到郑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后,运输人员和生产人员交接,将医疗废物直接放入暂存间,随后进行焚烧。

编辑点评:
  
带血的针头针管、残留着药液的输液器、各种药盒、饮料瓶,还有诸如手术截除的人体器官、残肢以及传染病患者使用过的各种生活用品……这些带着大量病菌的医疗垃圾与塑料垃圾经过作坊的加工,居然变成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包装袋、食品袋的原材料流向市场。想起这些都让人觉得恶心。医疗垃圾的危害性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它的传染性。如一次性医疗器械二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简单水洗后便改制成其他塑料制品等,这些改头换面的医疗垃圾将病菌散布在我们的饮用水、生活用品甚至空气中。当我们孩子玩的玩具,喝水的杯子都成为“医疗垃圾”的再造物后,那些潜在的病菌也就伴随在我们身边了。然而这样显而易见的危害却抵挡不住利益的诱惑,小作坊们为了谋求利益的最大化,在制度的漏洞下不但将别人的生命安全视之不见。而有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也在某种程度上成全了他们的黑心。“医疗垃圾”之痛已经不再是一个行业的阵痛,而是社会的阵痛。医疗垃圾问题一天不解决我们百姓就一天没有好日子过!!黑食品,黑用品!已经够让百姓寒心!再加上这些黑医疗用品的回收利用!真想发自内心的呼吁地球人:逃离地球吧!地球太邪恶了!我们还是回火星吧!——成林
我要评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