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曝光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使中药注射剂从消费者的质疑层面,已经演变成为了一场产业危机。然而,中药注射剂在现代医学的发展进程中,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不可能就此摈弃。所以面对当前的现实情况,业界人士都在做怎样的思考?在这危机关头行业内部都有哪些反思?针对如此激烈的质疑和行业的生死危机,社会各方又将如何应对?中药注射剂的发展之路如此曲折,它将拥有一个怎样的未来?
3月21日上午8:25,专题片——《受伤的中药注射剂》已经在凤凰卫视中文台的《财智全攻略》栏目中播出。作为医药行业主流媒体的《医药经济报》此次与香港凤凰卫视倾力合作,第一时间向观众传达来自中药注射剂最专业领域的真实声音。专题片摄制组在两会期间足迹从北到南遍布了大半个中国,采访了中药注射剂企业的领军人物,他们既有人大代表,也有主流中药企业负责人,更有作为专业媒体的代表《医药经济报》社长林建宁先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原司长张瑞祥教授,上海市不良反应检验中心主任王大猷先生,第一支中药粉针剂的研制者、广东省中药制剂重点实验室主任罗佳波教授等。
在这次的专题制作当中,我们将揭开中药注射剂的层层迷雾,探讨中药注射剂出事背后的实质。究竟中药注射剂是不是传说中的“毒药”,还是救人命的的“圣水”?生产中药注射剂的企业是否有话要说?中药注射剂行业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还是行业可以转危机为契机?
中药注射剂面临着沉重的现实,接二连三的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的发生,使中药注射剂的发展举步维艰,我们要听听各方的声音对中药注射剂的评析,探索中药注射剂奋起之路。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认为:这些不良反应事件的出现,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产品在设计过程中的缺陷造成的,也有些原因是生产、流通、使用的过程中人为的污染,或者是使用过程中的不合理用药。另外一种情况是,人的个体差异也会造成一些过敏性的原因。所以药害事件的出现,不能全面认为就是产品出问题了,或者企业弄虚作假,而是正确认识去分析出原因。
上海市不良反应检验中心主任王大猷先生则提到,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越来越多见,其中的原因有:我们现在的监测体系逐步完善,药品检测报告比例上升了,所以不良反应报告的数量就多了,另一方面也说明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越来越频繁。
罗佳波教授则认为:中药口服制剂变成注射剂,疗效突出的同时不良反应也突出了,静脉直接治疗是有风险的,但即便这样它的安全性也远远好过西药,中药注射剂应在中医理论下指导使用,而使用中药注射剂多数是西医生,这里面有一个对接的问题,有一个使用培训的问题,都必须加强重视。
更多的专家解读,行业之声将在专题《受伤的中药注射剂》为你一一呈现。
(实习编辑:张燕飞)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