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市卫生局获悉,今年石家庄市将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年”活动,通过建立、完善和落实定期稽查制度、医疗费用公示制度、举报查实处理制度及黄色预警机制等,规范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杜绝违规违纪问题发生。
据悉,为进一步加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监管,使参合农民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有关部门将认真落实定点医疗机构定期稽查制度。充分发挥各级新农合稽核专家组(库)的作用,每月进行一次抽查,每季度进行一次专项稽查,落实“五查五核实”:查病人,核实是否冒名顶替;查病情,核实是否符合补偿规定;查病历,核实有无弄虚作假;查处方,核实用药是否规范;查清单,核实是否符合标准。同时做好检查情况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汇报。严格落实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退出机制,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
同时,石家庄市将建立和完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举报查实处理制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做好来信、来访等举报事项的办理工作,要明确专人负责,建立工作台账,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决不包庇袒护。并重点建立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黄色预警机制———各级新农合经办机构要认真分析新农合信息统计报表的各项数据,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率、次均费用、实际补偿比等项指标出现异常的,要进行黄色预警,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责任编辑:龙彩霞)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