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显示,在工业化国家中,住院患者接受外科手术而导致严重并发症的比例为3%~16%,其中永久性残疾或死亡率为0.4%~0.8%。在发展中国家,大手术死亡率为5%~10%。
安全手术拯救生命行动是由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牵头,有200多个国家和国际医学协会参与的一项合作活动,目的是实现减少外科治疗中可避免的死亡和并发症的目标。
作为此项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新核对表确定了一整套手术安全标准,适用于世界各国及其卫生机构。在世界8个示范点对千名患者试用的初步结果显示,使用新核对表后,患者接受经过验证标准的外科治疗的可能性几乎翻了一番,治疗标准的符合率从36%提高到68%,在有的医院中,此种符合率接近于100%。迄今为止,这一组群中的并发症和死亡人数已大大减少。预计在未来几个月中,将会得到核对表使用效果的最后结果。
核对表确定了手术的3个阶段,每个阶段与正常工作流程的一个特定时期相对应:在麻醉诱导之前(开始),皮肤切开之前(术中暂停)和患者出手术室之前(结束)。在每个阶段都必须由核对协调员确认手术小组在实施手术之前已完成了必要的工作。例如,在“开始”阶段标出了手术部位,核实患者已知的过敏,或者在“结束”阶段清点器械、敷料和针头。
此次公布的世卫组织指导原则和核对表属于第一版。在完成对全球8个示范点的评价之后,世卫组织将于2008年底之前确定最后版本。
(责任编辑:龙彩霞)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世界卫生组织 (WHO) 3月26日发布的新指南提倡在发展中国家的免疫项目中引入肺炎球菌联合疫苗,而这一举措从目前已经获得授权的7价肺炎球菌疫苗 (PCV7) 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