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有家长投诉,香港市面上个别牌子婴幼儿奶粉长期缺货。有药房刚刚补货,即被水货客及内地旅客抢购一空。
2010年前11个月,我国奶粉进口总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37.06万吨,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被蚕食。虽然由于关税等原因,香港市场上的奶粉在价格上稍有优势,但这点差价应该不是导致内地旅客长途抢购的主要原因,国产奶粉信任度的衰退与低迷,才是导致消费者“用脚投票”的主要原因。
3年前的三鹿事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并作出了重大部署,如果我们的企业能够正视现实、痛下决心,或许还可以逐步挽回影响并逐渐收回失去的市场。可惜的是,一些企业推三阻四、毫无诚意,对受害消费者采取了极不负责的推卸态度,消费者合理的诉求无法得到回应。几年过去了,三聚氰胺的魅影并没有消退,而是时不时爆发出来,延绵不断。当国产奶粉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受到怀疑,人们自然会选择相对安全的进口奶粉,以较高的支出来换取一个放心。在事关自己孩子身体健康的问题上,恐怕没有哪个家长愿意为了“支持国货”而冒险。为了孩子的健康与未来,他们不惜通过各种渠道给孩子寻求到相对安全的奶粉,香港奶粉市场的火爆与内地市场洋奶粉的一路高歌,根本原因是一致的。
一个好的企业,应该是一个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一个真正对百姓负责的管理部门,应该时刻将百姓的安危与诉求放在心头。国产奶粉企业的衰退、进口奶粉的横行让人感觉惋惜,但人们更加感觉担忧的是,奶粉行业的怪相,是否也会在其他行业上重现?
(责任编辑:黄方方)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