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专家门诊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患者多,两三分钟看一个,质量无法保证。而卫生部规定每位病人就诊时间不低于8分钟。二是多看的是小病小灾。三是导致票贩子炒“专家号”,有的地方挂号费卖到了1200元。实际上,这些问题并不是专家门诊制度先天性的问题,而是高水平的医疗资源短缺,以及百姓看病理念不正确的问题。这正如火车运输有票贩子,而汽车运输没有票贩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取消火车运输。在笔者看来,取消专家门诊肯定是错误的,取消不如完善。
首先,百姓需要专家门诊,这是百姓看病自主选择权的体现。有些患者,是在别的地方已经接受过普通诊疗了,他所需要的,就是专家诊疗,如果搞会诊制,一来接诊医生未必觉得有必要请专家来,容易和患者引发争执,增加医患对立情绪。二来即使请来专家,也是绕了一大圈,耽误时间。
其次,取消专家门诊之后,肯定会导致患者要求专家会诊增多,甚至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每位患者都要求专家会诊,虽说决定如何诊疗是医生的事,但现在以患者为中心,医疗风险很大的情况下,普通医生必然会答应患者的要求,而去请专家会诊,如此一来,本质上实际上还是原来的专家门诊,只不过程序更加繁琐,更加让病人觉得不方便罢了。
第三,取消专家门诊,难以提高专家的工作积极性。医疗虽然是关系到公众健康的问题,但并不意味着专家看病就只能学雷锋,并不意味着给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更高的费用,就是丧失医德的行为。给专家以“专家号”的待遇,是对专家诊疗技术的肯定,是对年轻医护人员的激励,如果专家连专门的门诊都没有,如此下去,只有超道德者才可能当专家,专家和普通医生没区别,必然导致年轻医生没有多少上进心。
第四,没有了专家门诊,必然导致“地下专家门诊”繁荣,找专家看病难,票贩子卖高价号等问题依然难以解决。
其实,专家门诊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是可以完善的,比如目前专家看病速度太快,我们完全可以规定专家一上午只看多少病人(通过只售多少专家号的方式),至于小病小灾也要找专家看,一是要让患者把握好就诊心态,不要过度使用医疗资源,二是做好导医服务,打消患者的顾虑,三是严格控制专家所看病重,在专家看病之前,先对患者有所筛选。至于票贩子的问题,在笔者看来,是最好解决的,只可惜,我们一直没有采取严厉打击而已。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寒冬伊始,慢阻肺患者迎来了全年最残酷的考验,因为过年前至次年三月份是该病高峰期,患者急性发作的概率是其他月份的三倍!慢阻肺是一种可导致患者呼吸功能逐渐下降的慢性肺部疾病,具有高致病、高致残、高致死等特点。据研究表明,吸烟年限和慢阻肺患病相关性最大,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在慢阻肺日讲座上呼吁,烟民们应尽早戒烟,每年常规体检肺功能,早期防治慢阻肺!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